会阴侧切术后的护理及其并发症的处理
1月5日
None
由于会阴的解剖位置导致伤口不易用敷料覆盖,所以伤口是暴露的,而产后大量的恶露自阴道排出,且阴道内本身寄生着大量的条件致病菌,因此会阴伤口容易发生异常。要进行正确的护理和观察,要尽量避免和早期识别、治疗可能的并发症,不可大意。 首先要保持会阴清洁卫生,预防感染。大便小便后用清水洗外阴,清洁外阴时用棉球蘸无菌清水或生理盐水,按照从上向下,从内向外的顺序,即先擦阴阜及两侧阴唇,最后擦肛门。不可由肛门开始向前擦。还有不要在清水中加入清洁液或洗护液,因为它会使皮肤更加干燥,伤口更加疼痛,记住用清水即可。 其次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巾,可用吹风机干燥,内衣裤也应勤换洗,内衣裤可在日光下曝晒,达到杀菌目的。 还要注意采取伤口对侧卧位,就是卧向伤口的对侧,如会阴伤口在左侧,应向右侧卧,以防恶露流入伤口,增加感染机会。 侧切伤口青紫水肿时,早期用冰袋冷敷,以后可以用50%硫酸镁湿热敷,并每天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此外,在正常情况下,会阴伤口在拆线前会有不适感,坐时也可能疼痛,拆线后一般会减轻,但需2~3周后才会完全恢复正常感觉。记住伤口疼痛时可服用止痛药,不影响喂奶,伤口愈合不好时可用高锰酸钾水坐浴。 有尿意要立刻排尿,憋尿不利身体恢复,还易发生感染。 另外注意在拆线前排大便,产后由于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便秘,使大便硬结、干燥,如果在拆线后再解大便,就可能导致刚拆线的切口裂开,所以要注意饮食中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多喝水以避免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如果仍有排便困难可以用开塞露局部刺激促进排便。最好采用坐式大便,并避免蹲坑时间太长。另外,拆线后伤口内部尚不牢固,故不宜过多走动,也不宜进行动作太大的锻炼。 还要注意警惕和识别会阴切口的感染,产后两周内,教育产妇每天要养成检查伤口的习惯。可以用镜子检视或请家人来帮忙,若出现红肿、裂开、流血水、流脓、发烧等现象要尽快就医。如果伤口有越来越痛的现象要及时就医检查,也要检查是不是发生了感染。 有的产妇在产后10天左右,发现阴道掉出带结的肠线头,告知产妇对此不必惊慌,那是从阴道口脱落的肠线。如果在会阴部有丝线,则应找医生及时拆除,以免引起感染。 最后记住要进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有助于会阴体肌肉的收缩恢复,利于将来性生活的和谐。 会阴侧切术可能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不同的处理: 1. 切口血肿:表现为在缝合后1~2小时,切口部位即出现严重疼痛,而且越来越重,甚至出现肛门坠胀感,排便感。此时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检查。对这种情况,只要及时拆开缝线,清除血肿,缝扎住出血点,重新缝合切口,则疼痛会很快消失,绝大多数可以正常愈合。 2.切口感染:表现为在产后3~7天内,切口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刚开始,切口边缘会有红肿现象出现且疼痛加剧,缝线会因此断裂。这时,切口裂开流出血水或脓状分泌物,有些患者会出现发烧现象。出现这些症状时,必须尽快就医。应服用合适的抗生素,并拆除缝线,以便脓液流出。同时可采用理疗来帮助消炎,或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坐浴。采取这些措施后,由于会阴部血运丰富,有较强的愈合能力,故一般1~2周后即会好转或愈合。 3.切口拆线后裂开:有个别产妇在拆线后发生会阴切口裂开,此时如已经出院,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处理。如果伤口组织新鲜,裂开时间短,可以在妥善消毒后立即进行第二次缝合,5天后拆线,大多可以再次长好;如切口组织不新鲜,且有分泌物,则不能缝合,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待其局部形成瘢痕后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