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谣言大起底02期
9月20日
孕妇需要穿防辐射服保护胎儿。
孕妇无需穿防辐射服。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日常非电离辐射会导致孕妇流产率、胎儿畸形率的提高,也不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过低;只有很微弱的证据表明某些日常非电离辐射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相关,但无法证明其因果关系。
在1988年6月出版的《美国工业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上,来自一家名叫Kaiser Permanente的非营利医疗组织的三位医生发表了一篇名为《孕期女性使用视屏终端与流产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概率的关系》的文章[1]。所谓视屏终端(VDT video display terminal)就是各种电脑和电视屏幕。这三位医生在1981-1982年间统计了1583名来自美国北加州的孕妇的情况,发现在怀孕头三个月每周使用VDT超过20小时的孕妇的流产率比不接触VDT的孕妇高。这个研究成果在今天已经演化成了许多版本,出现在各种“防辐射服”的产品宣传里。但是这些宣传材料无一例外的自动忽略了原文作者的一句话:“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VDT产生的非电离辐射与流产率提高之间有直接联系,较差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作压力也是可能的因素。”
迄今为止有关VDT和孕妇的最为广泛引用的大规模研究发表于1991年3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nal of Medicine)上[2]。以特蕾莎•施奈尔(Teresa Schnorr)为首的科学家对2430名女接线员进行了四年的跟踪,这些女性一半工作在显示器前,一半不在。在这四年里,有730人出现了882次怀孕。科学家们发现,与不工作在显示器前的女性相比,与显示器打交道的女性接收到了较多的频率为15KHz的甚低频辐射,而其他辐射的情况则没有区别。最终的结果是在显示器前工作和不在显示器前工作的两组妇女在流产率上没有明显的不同;不管妇女每周在显示器前工作多少小时,甚至整个孕期都这样工作,调查研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确实有一些研究发现了一些非电离辐射与某些疾病的发病之间存在了一定的联系,其中最著名的研究莫过于输电线路产生的低频辐射与儿童白血病关系的研究。对这个问题最大规模的调查来自于2005年6月份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个研究[4]。在这个研究中,牛津大学儿童癌症研究组的杰拉德•德拉珀(Gerald Draper)等人通过对1962年至1995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9081个儿童(0-14岁)癌症病例进行统计发现,生活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的儿童患上急性白血病的概率更高。高多少呢?德拉珀在文中做了这样的计算——以2003年的数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有970万名儿童,其中有8万名生活在距离高压线200米以内的住宅里,有32万名生活在距离高压线200-600米范围内的住宅里。以当时发病率进行计算,这近千万孩子中大约有400名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果高压线的低频电磁辐射的确能造成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话,那么这些高压线要为5名儿童的命运负责。
女生打耳骨有天摸耳朵耳洞那摸到一根线,扯出来然后失明了。那是视神经。
打耳洞不会扯到视觉神经。
穿耳洞也根本不会伤害到视觉神经,更不可能会失明。
视神经原本是脑神经的分支,与大脑直接相连著,因此视觉的传导、眼睑与眼球的运动都和脑神经息息相关。视神经并没有连到穿耳环的耳垂部位、或耳朵的任何部分。其实即使是把整个耳朵削切掉也不会导致失明,所以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上述的情况。而且视神经比起一般穿的耳洞还要粗,按理来说并不会出现有如丝线一般的东西。一般认为是在穿耳环的时候,堆积在耳洞里的油脂被推挤出来,误以为是白色的线,或是将耳朵上的细毛看成是白色的线。
看恐怖片可以燃烧热量,并且越恐怖的片子燃烧的热量越多,坐沙发上看一部恐怖片相当于散步30分钟。
看恐怖片时分泌的肾上腺素的确可以增加人的代谢率,消耗更多的热量,但是这个消耗量增加的也不大,靠这个减肥不现实。
我们可以这样去解释,在人感到紧张、面临危险的时候,机体会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素,它能让我们在危机中表现得更好,同时肾上腺素也有调节代谢的作用,它会加快心跳,提高基础代谢率。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即使是坐着不动,代谢率也会上升,所以会消耗更多能量物质。所以说恐怖片增加了热量消耗也不奇怪。
不过要想增加热量消耗,人就必须得真的被恐怖片吓到了才行,这样处于应激状态对健康并不好,心脏的负担会因此增加,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引起应激性心肌病等损伤。所以说不能算是减肥的好方法啦。
近日媒体爆出"中午带饭成为年轻女性胃癌诱因",引起广泛关注!隔夜菜是煮熟后放置时间很久,在细菌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便会还原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
这是谣言,虽然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会有所上升,但还是明显低于火腿肠、酱菜等加工食品。
致癌的危险有多大,还是要看究竟有多少亚硝酸盐。我国标准对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限量是不超过4mg/kg。经测定,如果烹调后不翻动,放入4度冰箱冷藏,菠菜等绿叶菜24小时之后亚硝酸盐含量约从3mg/kg升到7mg/kg。如果有翻动,会导致细菌扩散,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略高一些,但仍然很低。
目前,我国标准规定加工肉制品如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30-70mg/kg,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20mg/kg,但对家庭剩蔬菜并没有限量规定。这样一对比,我们会发现剩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相比火腿肠、酱菜等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来说就低很多了,火腿肠、酱菜尚且可以吃。如果隔夜蔬菜也不能吃的话,那很多东西都没法吃了。
另外,蔬菜中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一些多酚类物质能够减少亚硝胺的产生,因此,多吃蔬菜能帮助清除一些致癌物。所以,隔夜菜是可以吃的,不用过于担心致癌的危险。
可乐加味精就等于春药!有人还言之凿凿,“试用过这个配方,确实能够激发性欲,只是程度不一等等”。有人分析称,主要作用在味精。这东西摄入多会引发副作用,产生与“春药”类似的迷幻效果。
可乐加味精不会制出春药。
可乐与味精成分分析
可乐的成分主要是碳酸、甜味剂、咖啡因、焦糖和一些天然调味剂。味精是谷氨酸钠,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这两种物质本身没有所谓“催情”的效果,混合也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不会产生什么新的物质。
味精安全性讨论
在北美,曾经有报告称在中餐馆用餐以后,出现了昏睡、心跳加速,头痛,胸闷难受等症状。在排除了其他因素以后,报告者认为是因为食用了过量的味精所致,并将这种情况称其为“谷氨酸钠综合症”,因为多与中餐馆有关,所以又得名“中国餐馆综合征”。但是,此后的许多研究证明所谓的“谷氨酸钠综合症”与味精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由微生物污染或者是多种食材混合引起的。
“谷氨酸钠综合症”的昏睡、心跳加速、“情绪高涨”等现象可能与“催情效果”有某些表现上的类似,但并不能认为就是催情的作用。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会的第19次会议宣布取消过去对成人食用味精用量的限制,承认它是一种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可口可乐官方意见
2006年,可口可乐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声明指出:“味精是广泛使用的食物调味品,不是可乐的成分。无论可乐加不加味精,都没有证据表明它是迷幻药或者催情药(aphrodisiac)。”
“春药”现实性分析
目前尚无法获得任何被药品机构认可的“春药”。春药(aphrodisiac)指的是能提高性欲的物质,名字来源于“Aphrodite”——希腊性爱女神之名。古今中外,各种民间药方或者土物因为各种理由被认为是“春药”,比如生蚝是因为其外形。古代中国人还因为一些动物总是出双入对,而将它们视为春药。
事实上,目前认为具有性唤起作用的物质,有性激素、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或是可以调剂大脑神经递质的物质。但是这类药物只能用来治疗性唤起障碍疾病。在1989年,美国FDA发布裁定,“没有安全有效的非处方类(OTC)春药”。
米酒是由稻米经发酵后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水、酒精、糖类及氨基酸等。米酒的主要成分为水,也含有酒精。酒精学名乙醇,是一种中枢神经毒性物质。服用乙醇30-60分钟后即能在血液中检出。酒精可通过被动弥散的方式进入乳汁,含酒精的乳汁会对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影响。哺乳期母婴摄入酒精是十分不利的。同理,用米酒洗澡也不可靠,因为酒精也可经皮肤吸收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