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学会宝宝日常护理,成为宝宝最好的医生】之 便秘、增高药与维D补钙

12月8日

  ★根治宝宝的便秘问题

  宝宝便秘通常是饮食不合理、没受到科学排便训练或者是某些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要根治宝宝的便秘问题,要从导致宝宝便秘的原因入手。

  吃对了,舒畅排便并不难

  小于4 个月的宝宝如果吃奶粉,比较容易出现便秘症状,究其原因可能是奶粉调配的浓度过浓,也可能是奶粉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要想消除这种原因造成的宝宝便秘,家长可以调整奶粉的配比水量,或者尝试更换奶粉的品牌。

  宝宝大一点,就可以给他添加辅食了。这时候如果他出现便秘症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某些食物过敏。宝宝常常会因为对牛奶、鸡蛋、鱼虾、坚果、芒果等食物不耐受而出现便秘症状。要改善这种原因导致的宝宝便秘,家长可以暂停给宝宝添加辅食,或者将宝宝的辅食简单化,尽量不要让宝宝进食会引发过敏的辅食。

  第二,给宝宝添加的辅食中,膳食纤维不够丰富。膳食纤维能够吸收肠道内的水分,软化大便,使之更容易排出。要改善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便秘,只要给宝宝添加丰富的膳食纤维就行了,像薯类(如红薯、土豆等)、瓜类(如南瓜)、蔬菜类(如竹笋、空心菜等)、菌类(如木耳)、藻类(如海带),以及新鲜水果(如梨、李子、苹果等)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让排便训练成为一件趣事

  1 岁以内的宝宝,每天要换很多次尿布,有的老人家觉得浪费或者麻烦,于是按传统的方法,给宝宝把屎把尿。在宝宝没有尿意或便意的情况下,让他努力排便。这样做可能会使他患上肛裂,而肛裂的疼痛又会使他惧怕排便,进而使他产生了便秘的症状。所以,过早给宝宝把屎把尿是造成宝宝便秘的原因之一,是一种错误方式。

  为了避免宝宝出现便秘症状,最好等宝宝长到18 个月大以后再对其进行科学的排便训练:为宝宝准备儿童马桶,或者在成人马桶上安装儿童坐便套,或在他脚下放上稳定的脚凳,以便宝宝用力排便时脚下有支撑,不要直接让他使用成人马桶。每日在固定的时间对其进行排便训练,比如早饭后要求宝宝坐在马桶上,接受至少5 分钟的排便训练,以便使其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训练时尽量避免使用“脏”或“臭”这样的字眼,让宝宝认识到排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会因为难为情选择憋着不排。训练初期,如果宝宝排斥这种训练,可以暂停训练,尽量不要勉强他。暂停期间,家长可以有目的地和宝宝一起阅读与使用马桶有关的儿童绘本,如《马桶的故事》《我不用纸尿裤了》等,引导宝宝模仿绘本故事中的主角,进而使他喜欢上使用马桶。我女儿嘉嘉就是看了《我不用纸尿裤了》这本绘本而积极接受排便训练的。

  缓解精神紧张型便秘,先打开宝宝心门

  因为心理因素导致便秘的情况通常在宝宝进入幼儿园这一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学校,接触了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们,宝宝可能因为不熟悉环境而拒绝在幼儿园排便,有了便意一直憋着,憋到回家再排。粪便憋得越久,质地越硬,回到家想要排出来时就比较费劲。并且,在排憋了很久的粪便时,宝宝还会感到疼痛。越是疼痛,宝宝越是不想排便,越不排便,便秘越严重。

  针对精神因素导致的宝宝便秘,家长首先要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

  若孩子因为不熟悉幼儿园的厕所而不去排便,就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让老师配合家长一起,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他,排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别的小朋友也要排便,让宝宝学会模仿其他小朋友的好习惯。儿童都有好奇心,会互相模仿,所以,要促进他和同伴之间的良性学习和促进。

  同时,训练宝宝在去幼儿园之前或者从幼儿园回来后排便,以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但是,若宝宝已经有便秘的症状,就不要再催促他了,以免使其精神更紧张。精神紧张更容易导致便秘。揉肚子也可以改善便秘。可以按着肚脐眼顺时针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便秘的药物选择:开塞露和乳果糖

  通过以上饮食、排便习惯、精神因素三方面寻找到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手段改善,多数可以使宝宝的便秘缓解。如果便秘症状依然不能缓解,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药物,以缓解便秘症状。目前最常使用的此类药物是开塞露和乳果糖。

  开塞露的有效成分是甘油,属于刺激型泻药,是通过肛门插入给药。药物润滑肠道并且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反射,激发肠道蠕动而排便。短期使用相对安全,长期使用很可能会使宝宝对其产生依赖性,形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因此开塞露只能偶尔使用来缓解宿便。开塞露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帮助宝宝取左侧卧位,并适度垫高屁股。接下来,剪去开塞露包装顶端,挤出少许甘油润滑肛门周围。然后,拿着开塞露球部,缓慢插入肛门,至开塞露颈部,将药液挤入直肠内(宝宝一般用10 毫升)。通常5~10 分钟后可以引起排便。不严重的宿便,如果手边临时没有开塞露,也可以使用量肛门温度的电子温度计,在温度计上涂上橄榄油插入肛门,润滑并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是口服剂型。服用后在肠道内不被吸收,但具有双糖的高渗透活性,可以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道而产生高渗效果,从而软化粪便使其利于排出,因此它是一种渗透性泻药。由于对肠壁没有刺激性,常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别盲目给宝宝吃增高药

  看一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通常参考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曲线,而不是盲目地和周围的宝宝做比较。有些家长总喜欢说,别人家的宝宝怎样怎样,如果自家宝宝身高比同龄宝宝矮,做家长的就会着急。有些家长一着急,看病不找专科医生,而是乱信江湖游医。

  我曾听一个治疗矮小症的专科医生说,有一个不到10 岁的小女孩,乱吃增高药,不到一年就性早熟了,估计成年后身高也到不了一米四,这让医生恨得牙痒痒,恨骗子太缺德,恨家长太无知! 家长们要注意,性早熟容易导致宝宝身材矮小,这是因为宝宝出现性早熟时,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也伴随大量分泌,使宝宝身高短期加速增长,导致宝宝早期身高暂时比同龄宝宝高。但由于性激素的刺激,骨成熟变早,骨骺会提前闭合,导致宝宝骨骼生长期缩短,身高发育过早停止,最终导致身材矮小。

  目前市面上没有疗效确定的增高药物,也没有真正具有增高作用的保健食品,某些宣称具有增高作用的产品里多数非法添加了性激素。若家长认为宝宝身材矮小,应咨询矮小症的专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切忌乱买增高药。另外,身高与遗传、内分泌、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据测定一个人早晨和晚上的身高也不一样,而且总是早上刚起床时身高略高,能差0.5~1.5 厘米左右。这是因为人的脊柱的椎骨之间都由椎间盘相连接。

  为了减少摩擦,椎间盘之间有帮助润滑的软骨,它的形态可以随受力的变化而变化:受压时可被压扁,除去压力又可恢复原状。由于椎间盘有上述特点,因此,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长时间的站立、行走之后,椎间盘会因重力作用而变扁,整个脊柱的长度会缩短,身高就会降低,经过一整夜的睡眠,椎间盘恢复原状,于是便出现了“早高晚矮”的有趣现象。有骗子就利用这一点来行骗,先让小朋友下午来量一下身高,然后服用所谓的增高神药,一周后让他早上来量,身高长了1 厘米,家长被骗买了半年的药。面对有常识的骗子,家长们更要多长个心眼,别轻易就被人骗了。

  ★巧用维生素D帮宝宝补钙

  发育正常的宝宝,每日从饮食中摄取的钙量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补充,只需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就行。

  维生素D 在人体内一方面促进肠道从饮食中吸收钙和磷;另一方面促使钙、磷沉着于新骨形成部位,促进骨组织的成熟。对于婴幼儿而言,摄取足够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 主要是为了有效预防佝偻病;对于成年人而言,摄取足够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 主要是为了有效防止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维生素D 除了对骨骼有益外,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还表明它可以改善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人体维生素D 的两个天然来源:一个是人体自身合成。暴露在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皮肤自身合成维生素D。另一个是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包括鱼类、鸡蛋黄、添加维生素D 的牛奶、添加维生素D 的面包以及其他添加维生素D 的食物。

  维生素D 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建议随餐服用,食物中的油脂能促进它的吸收。目前国内婴幼儿维生素D 补充剂多以软胶囊的形式存在,需要剪开胶囊将维生素D 挤到小勺里,然后用勺一点点喂给宝宝吃。有的说明书可能会建议直接挤进婴儿嘴里,我不推荐这样做,因为万一家长没拿稳,胶囊壳容易掉进宝宝嘴里,万一堵在气道会引起窒息。也有家长图省事,直接把胶囊里的维生素D 挤进奶瓶和配方奶一起喂,这种做法我也不推荐,因为脂溶性的维生素D 容易粘在奶瓶壁上,宝宝吃不到完全剂量的维生素D。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