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健康谣言大起底14期

12月24日

  【警惕!6号盖遇热可能“放毒”喝热饮最好不带盖】你注意过吗,很多热饮杯盖上都有一个三角符号,中间写着不同的数字。专家表示,最常用的6号塑料材料是聚苯乙烯,高温下会“放毒”,喝热饮最好不带盖喝。1号塑料耐热温度是70℃,6号是90℃,2号是100℃,5号是130℃。

  高温等条件下,聚苯乙烯可能产生少量苯乙烯单体,但苯乙烯致癌的结论尚未得到确认。对一个60千克重的人来说,苯乙烯的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是2400微克,大概相当于饮用107杯热饮。

     

  对于很多人来说,寒冷的天气喝一杯热咖啡、奶茶,既方便,又时尚。不过,最近,有媒体报道称这些热饮料杯盖的材料是聚苯乙烯,受热后会释出苯乙烯单体,而苯乙烯单体可能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增加癌症的风险。我们还能买热饮喝吗?

  苯乙烯单体、聚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都是什么?

  苯乙烯(styrene)单体是芳烃的一种,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树脂(树脂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统称),是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缩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塑料。通常所用的聚苯乙烯成型品则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相应生产工艺加工制成。

  聚苯乙烯的优点是轻质、高强度、成本低,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中,例如:杯盖、塑料水杯等。在塑料包装制品中,都会有带有数字的标记表示不同的塑料,其中,数字标志代码 “6”代表的是聚苯乙烯。如果你看到杯盖上有一个数字“6”的标记,说明这个杯盖就是聚苯乙烯材料制作成的。

  苯乙烯单体除了用来加工聚苯乙烯,还可用于加工其它塑料、橡胶,例如美国FDA就允许苯乙烯单体参与合成多达28种食品接触材料。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大陆、台湾)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允许使用聚苯乙烯作为食品包装材料,也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目前,美国FDA在21CFR 177.1640规则中规定:使用聚苯乙烯及橡胶改性的苯乙烯聚合物的食品包装,苯乙烯单体的残留量不超过1%,但如果接触脂肪类食品时,苯乙烯单体的残留量不超过0.5%;欧盟对聚合物中的苯乙烯单体没有限量规定,仅通过总迁移量60毫克/千克对所有不易挥发的残留物进行了限定;日本对食品包装材料中苯乙烯单体迁移的限值没有限量规定。我国国家标准对使用聚苯乙烯成型品的食品包装中苯乙烯含量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食品包装使用了聚苯乙烯树脂,那该包装苯乙烯的最大残留量不得超过0.5%。

  苯乙烯单体真的致癌吗?

  在说到苯乙烯单体的致癌性时,很多人都会引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苯乙烯的癌症等级评价,称苯乙烯是2B类致癌物。

  IRAC对致癌物的分5类,其中,1类是已经明确的人类致癌物;2A类是很可能导致人类癌症;2B类是可能导致人类癌症;3类是不确定是否能导致人类癌症;4类是不太可能导致人类癌症。其中,苯乙烯单体被列入2B类,也就是可能导致人类患癌,但研究证据不充分。同属2B类的还有我们熟悉的咖啡酸、咖啡和汽油,我们更熟悉的酒精饮料则属于1类(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

  目前发现的苯乙烯致癌的研究,主要是使用大剂量苯乙烯饲养的老鼠。但这些实验中,致癌的“大剂量”达到每千克体重几十毫克,人类一般不可能到达这个摄入水平。而且,苯乙烯要导致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比如神经、呼吸系统损伤,也需要很大的剂量。因此,目前的实验和统计数据并不能明确得出苯乙烯致癌的结论。

  热饮杯盖中会不会释放苯乙烯?有没有健康危害?

  媒体报道中提到,聚苯乙烯制作的杯盖受热后会释放出苯乙烯单体。的确,聚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苯乙烯单体未能完全聚合而残留在成品内,另外,聚苯乙烯产品的稳定性不是很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在高温等条件下分解聚产生少量苯乙烯单体。因此,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推荐,聚苯乙烯制品的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00℃。

  至于热饮杯盖中释放的苯乙烯的健康危害,大家一定要先明确剂量决定毒性的观念,也就是说,杯盖释放出的苯乙烯是否会危害健康,还是要看它的量究竟有多少。

  苯乙烯单体的迁移量主要取决于接触的温度、食物中油脂含量的高低以及接触的时间。在对包装热饮所用的聚苯乙烯包材的苯乙烯迁移的研究中发现,苯乙烯单体的迁移量一般不会超过其含量的0.025%。以此研究结果为参考,假设聚苯乙烯树脂中的苯乙烯单体含量是我国允许的上限0.5%,那么,一个热饮杯盖(一般重量约2-3g)中的苯乙烯单体的迁移量大约是3.75微克。而JEFCA制定的苯乙烯的暂定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是0.04 毫克/千克。对于体重为60千克的人来说,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是2400微克。要达到这个危害量,相当于每天要饮用约107杯热饮,普通人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

  目前,美国FDA认为从聚苯乙烯包装材料中释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达到JECFA评估的这个有害剂量,所以允许用它来包装食品。而加拿大健康署在经过评估后认为人们所接触的苯乙烯单体的量对人尚不能造成危害。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使用情况和研究证据,聚苯乙烯食品包装材料只要使用得当,就不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事实上,人体暴露于苯乙烯单体的最大来源是空气。因为,作为一种用途很广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苯乙烯早已经在在于空气中了,典型值在1 ppb的量级(1ppb等于十亿分之一)。减少其危害,治理空气污染是关键。

  另外,苯乙烯在一些食物中也天然存在,比如草莓、牛肉与辣椒等。在葡萄酒和奶酪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苯乙烯。研究显示,草莓中含量0.37-3.1ppb,一瓶啤酒中苯乙烯的含量可达10-200ppb。抽烟也会有苯乙烯,抽一根烟通常有20-48微克苯乙烯。虽然这种致癌性的危害机率不能这样简单相比,但一个杯盖可能溶出的苯乙烯单体的量要低于喝一瓶啤酒、抽一根烟时摄入的苯乙烯,这样说,会不会缓解下你的恐慌情绪呢?

  尽可能地消除危害还是对的,给消费者的建议:

  在买到塑料包装材料时,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遵守说明来使用。

  除非包装上有说明可以放在微波炉里加入,否则就不要用微波炉加热。

  如果发现有破损或者变形,最好不要使用。

  鲨鱼从来不会得癌症。

  多年以来的研究已经表明,鲨鱼与其他许多脊椎动物一样,都会出现良性和恶性的肿瘤,而且肿瘤出现的部位与其他生物,包括硬骨鱼类、啮齿动物以及人类都很类似。

     

  近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一条大白鲨的下颚上出现了一大块肿瘤;此外,他们在一条短尾真鲨的头部也发现了肿瘤。根据发表在《鱼类疾病杂志》(Journal of Fish Diseases)上的论文,这条大白鲨嘴巴上的肿瘤长、宽均大约为30厘米。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在至少23种鲨鱼身上发现了肿瘤,包括上面提到的两种。早在1853年,科学家就在一条团扇鳐(学名:Raja clavata)的尾巴上发现了一个长30厘米的带蒂纤维瘤。论文作者之一蕾切尔·罗宾斯(Rachel Robbins)说:“研究所传达的一个主要信息,就是在鲨鱼中发现了越来越多肿瘤形成的证据,这与鲨鱼不会患这种疾病的流行观点是相对立的。”

  得了肿瘤的大白鲨

  2004年发表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一篇综述称,对鲨鱼软骨能治疗癌症的迷信已经使一些患者放弃了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对鲨鱼软骨的需求也导致鲨鱼的捕杀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在已知的软骨鱼类(包括鲨类、鳐类)中,已经有六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白鲨和短尾真鲨患上肿瘤?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过去20年来,有关海洋动物,特别是海洋哺乳动物中出现恶性肿瘤的报告一直在不断增加。这不禁使人担忧,工业污染物或人类活动是否已经成为这些海洋动物中癌症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因素?研究中指出,白鲸中早已有癌症的记录,而在一些靠近铝冶炼厂的海域中,癌症已经成为白鲸第二大致死原因。

  鲨鱼不会得癌症的说法,以及后来关于鲨鱼软骨可有效对抗人类癌症的传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两个研究;之后在1992年,一本名为《鲨鱼不会得癌症》(Sharks Don’t Get Cancer)的书出版发行,其后电视节目对这本书又进行了宣传,使这种说法更加深入人心。许多替代医学的从业者接受了这一神话,从而导致众多癌症患者转向鲨鱼软骨素等没有科学依据的疗法。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书名与其内容并不吻合,在书中作者指出鲨鱼确实会得癌症,只是患癌症的概率极低——当然这其实是毫无依据的,现在我们还没有关于鲨鱼癌症发病率的详细数据。退一步说,即使鲨鱼患癌症的几率确实很低,也不能说明鲨鱼制品就能用来治疗癌症。

  除了鱼翅汤之外,对鲨鱼软骨的需求也导致了鲨鱼数量的急剧下降。一份2013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人类每年杀死的鲨鱼大约是1亿条。据统计,目前鲨鱼软骨制品产业每年的盈利额约为25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以非处方药和含有鲨鱼软骨成分的维生素片进行销售。“现有的科学证据并不支持服用鲨鱼软骨制品——被作为饮食补充剂售卖——可以作为癌症、骨质疏松症或其他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美国癌症学会的网站上写道,“尽管有些实验室和动物实验表明,鲨鱼软骨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减缓新血管生长的能力,但这些效果并没有在人体实验中获得证实。”

  没有确证的鲨鱼的癌症发病率

  多年以来的研究已经表明,鲨鱼与其他许多脊椎动物一样,都会出现良性和恶性的肿瘤,而且肿瘤出现的部位与其他生物,包括硬骨鱼类、啮齿动物以及人类都很类似。甚至在一些更原始的无颌类中也发现了肿瘤。尽管鲨鱼软骨制品的销售商一直坚称鲨鱼极少罹患癌症,但实际上鲨鱼中患癌症的比例并没有确实的数据。在软骨鱼纲中发现的癌症病例较少,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大洋性的鱼类,其生活环境中的致癌物质本身含量就极低。事实上,大洋性的硬骨鱼类中也极少发现癌症;而在近海的硬骨鱼类中,由于它们主要以受污染水域的底栖动物为食,其皮肤和肝脏中出现流行性肿瘤的几率能达到50%以上。

  软骨鱼类中极少记录到癌症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患病的鱼类很难到达研究者的手中。大洋中本来食物就很稀少,患病的鲨鱼在被人类捕捞到之前,很可能已经被其他掠食者捕食了。不过,造成软骨鱼类癌症病例如此稀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还没有对它们进行详细的、系统的调查。相比之下,对硬骨鱼类的详细调查已经获得了一大堆癌症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类报告中出现的大约150种流行性肿瘤,都出现在内陆或近岸水域,没有一例来自大洋性鱼类。

  软骨中的抗癌物质

  尽管直接服用鲨鱼软骨制品已经被证明对治疗癌症毫无用处,但鲨鱼软骨中确实含有一些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癌细胞入侵的物质。从30多年前开始,科学家就已经在许多动物——包括小牛、鲨鱼等——的软骨中提取抗血管生成因子。与这些动物类似,人类的肿瘤也很少侵入到软骨中。一些观点认为,软骨中的胶原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而软骨本身质地较坚固,血管较少,并不是适合癌细胞生长的理想环境。

  在开发抗癌药物的过程中,合理的步骤是对这些抑制癌细胞的物质进行鉴定、纯化并了解其特性。其中涉及的问题包括:这些物质产生作用的关键特征是什么?它们有没有什么潜在的毒性?它们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是什么?如何控制?它们到达目标组织时需要多少剂量才会发挥作用?它们对那些癌症最具效力?对于鼓吹鲨鱼软骨制品能够对抗癌症的人来说,他们忽略了这些严格的步骤,只是简单地采用直接食用原材料的方法。十几年来,有无数的人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无数的鲨鱼惨遭毒手,但众多对鲨鱼软骨抗癌效果的评估研究中,没有一项表明鲨鱼软骨的直接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

  另外的思考

  鲨鱼软骨制品被吹捧成抗癌药品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应对伪科学的一大失败案例。类似的案例,在以后的日子里层出不穷,在使一些人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也造就了无数无辜的受害者。随着传播手段越来越发达,许多伪科学观点变得越来越无孔不入。很多人仅仅是受到好奇心驱使,在有意无意间也参与了谣言的传播,而没有考虑到其后面严重的社会和生态问题。或许唤起公众理性的思考,才是应对这类流言的最有力武器。

  近日媒体爆出"中午带饭成为年轻女性胃癌诱因",引起广泛关注!隔夜菜是煮熟后放置时间很久,在细菌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便会还原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加热也不能去除。

  这是谣言,虽然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会有所上升,但还是明显低于火腿肠、酱菜等加工食品。

     

  致癌的危险有多大,还是要看究竟有多少亚硝酸盐。我国标准对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限量是不超过4mg/kg。经测定,如果烹调后不翻动,放入4度冰箱冷藏,菠菜等绿叶菜24小时之后亚硝酸盐含量约从3mg/kg升到7mg/kg。如果有翻动,会导致细菌扩散,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略高一些,但仍然很低。

  目前,我国标准规定加工肉制品如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30-70mg/kg,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20mg/kg,但对家庭剩蔬菜并没有限量规定。这样一对比,我们会发现剩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相比火腿肠、酱菜等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来说就低很多了,火腿肠、酱菜尚且可以吃。如果隔夜蔬菜也不能吃的话,那很多东西都没法吃了。

  另外,蔬菜中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一些多酚类物质能够减少亚硝胺的产生,因此,多吃蔬菜能帮助清除一些致癌物。所以,隔夜菜是可以吃的,不用过于担心致癌的危险。

  科学家发现,晚睡晚起的人比早睡早起的人更聪明、记忆力更好。电的应用使夜间生活方式成为可能,而在一万年前是没有电的,因此我们现在必须 依赖普通智力来克服早睡的本能,因此睡得晚的人拥有更好的智力。

  并不是作息时间影响智商,而是智商能影响作息安排,但是这种影响的直接效应非常小。

     

  惊天秘密:晚睡晚起的人更聪明?

  猫头鹰跟百灵鸟之间谁更聪明,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需要追溯到1999年的秋天。澳洲悉尼大学心理学家罗伯茨(Richard D. Roberts)跟美国空军研究机构的基罗纳(Patrick C. Kyllonen)合作[1],招募了400名刚刚训练6周的新兵。两名研究者测量了新兵的昼夜节律得分、记忆力、敏捷性,结果发现越是早起早睡的新兵,他们在记忆力和敏捷性方面都要弱于晚起晚睡的同伴。因此,罗伯茨和基罗纳认为,晚起晚睡的人更聪明。不过,因为样本的特殊性,他们的结论能否得到足够多后续研究的支持,还是一个未知数。

  8年后,也就是2007年,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者发现[2],在创造思维的所有维度上(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跨越性),猫头鹰型的人得分都要高于百灵鸟型的人,尤其在独创性方面两者之间存在实质差距。该项研究中参与者的年龄从19岁到76岁,具有相当宽广的年龄跨度。

  这些事实似乎意味着晚起晚睡的人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或者,智力高的人更适应晚起晚睡的昼夜节律(这种可能性被很多人忽略了)。到底哪一种解释更合理呢?也许对智力起源的探索有助于解释这个疑问。

  进化谜题:智力有什么用处?

  长期以来,智力起源的问题在心理学界都是一块空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心理学家金泽哲(Satoshi Kanazawa)在综合了早期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之后,对智力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5]。

  像其他进化心理学家一样,金泽哲认为心理跟生理一样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而自然选择的环境是距今约250万年前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的非洲萨瓦纳大草原。在漫长的更新世中,反复出现的选择压力造就了许多内在的心理模块,它们嵌入大脑中,高效而快速地处理许多人类祖先会反复遭遇到的相似问题:觅食择偶、躲避敌害、竞争地位、哺育后代,诸如此类。简单地说,我们具有的心理模块就像一把一把的钥匙,试图打开的是一把一把古老的锁。自然选择把能开锁的钥匙保留了下来,藏在人类的大脑中,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这些钥匙就可以派上用场。

  问题来了,要是人们遇到了萨瓦那大草原上不常见或非典型的问题,该怎么办呢?金泽哲认为,对于萨瓦纳大草原上非典型的事物,如果人类大脑不具有相应的心理模块,就会遇到麻烦。不过,时势造英雄,智力这位英雄就开始登场了。智力也是一把钥匙,针对的恰恰是进化环境中不常见的非典型问题。更进一步,金泽哲提出了他的假设,智力不影响进化环境中典型问题的解决,但是影响不常见或非典型问题的解决。

  金泽哲的假设得到了某些研究的支持。来自密苏里大学的心理学家贝利(D. H. Bailey)和盖瑞(D. C. Geary)[6],以及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希(J. Ash)和盖洛普(G. G. Gallup, Jr.)[7],通过对各自收集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资料的分析,一致发现古人类的脑容量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除此之外,在2008年,金泽哲采用了更多环境新颖性的指标(包括纬度、经度、以及经纬距离),以192个国家为样本来确定这一因素跟智力之间的关系[8]。结果显示所有指标都跟智力正相关,从而支持了智力跟应对新环境或新问题有关的假设。因为新环境跟萨瓦那大草原越不一样,早期迁徙至此的人类遭遇的新问题就越多,智力更高的个体因而具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揭开谜底:智商与作息时间没关系

  不过最终金泽哲注意到,在把各种因素控制之后,智商对昼夜节律的影响程度大大降低,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智商对作息时间的回归系数小于百分之一,这意味着假如两个人有不同的作息时间,智商也只能解释两者之间少于万分之一的作息时间差异。因此,这个研究一方面说明了智商的确影响作息安排,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这种影响的直接效应是非常小的。

  流言中出现的表格就来自于这项研究的数据,如果认为可以根据作息时间来推测智商,显然是对金泽哲研究结果的一个误读。

  理解晚起晚睡的意义

  罗伯茨等人的研究发现了昼夜节律跟智商高低之间的正相关,不过这些相关通常都很低,而且研究者们对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到底是昼夜节律影响了智商的高低,还是智商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昼夜节律呢?并没能解答。

  从金泽哲的观点和研究来看,智商的确影响作息安排,但是这种影响的直接效应是非常小的。

  核桃能补脑,多吃核桃能变聪明。

  核桃能满足很多大脑的营养,但是这些营养并非核桃独有,在其他食物中也有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些成分并不能像一些兴奋剂那样(被称为聪明药)能短时间内改变大脑的活动状态。

     

  支持核桃补脑的人认为,核桃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含有很多Omega-6和Omega-3脂肪酸。大家熟知的DHA就属于omega3的一种。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多吃一些Omega3脂肪酸,对于宝宝大脑的发育也是有好处的。只不过,要想让脑子好用,变得更聪明,那不管是核桃,还是不饱和脂肪酸都无能为力了。那核桃中还有没有其他成分能让人变聪明呢?

  每100克干核桃中,含有蛋白质14.9克,脂肪58.8克(核桃一多半是油脂,那种脆脆的感觉就脂肪的功劳),钙56毫克,磷294毫克,锌2.17毫克,维生素E 43毫克。对了,还有6.1克碳水化合物。这样看来,核桃的营养成分还是比较全面的。

  那么我们的大脑又需要补充什么营养物质呢?首先,大脑主要是蛋白质构成的,所以这个成分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人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脑细胞数量就不可逆转地下降了,任凭再多核桃也无法挽回。其次,我们的大脑特别喜欢葡萄糖。有充足的葡萄糖,脑子运转起来才够灵光。另外,磷脂和锌也会影响大脑,特别是缺锌会影响人的记忆力。但是,锌并非越多,记忆力就越好。再多就中毒了。

  总的来说,核桃能满足很多大脑的营养,但是这些营养并非核桃独有,在其他食物中也有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些成分并不能像一些兴奋剂那样(被称为聪明药)能短时间内改变大脑的活动状态。所以,能不能变聪明也只能是个未知数了。

  要想自己大脑发育得更好,还是不挑食的吃饭,加强大脑思维训练更靠谱一些,把希望寄托在核桃身上,恐怕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