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成立于1985年。1994年4月,经市政府批准,市卫生局行文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基础上正式成立十堰市急救中心。九年来,在人民医院的大力投入下,累积投资1600万元,使急救中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有使用面积2100平方米的急诊病区,设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ICU(6张抢救床)、急诊病房(10张病床)、急诊观察室(40张观察床)、抢救室、手术室、清创室、输液室以及药、检、放、超声等医技科室。中心内有一条安全、快速、高效的急救绿色通道。2005年十堰市指挥中心由市卫生局接管,十堰市人民医院成为较大的三级急救站。
急诊科现有医护人员共48人,其中医生22人,护士26人。医生:博士2人,留学美国博士一人, 硕士6人,占30%;主任和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9人。高、中、初级人员结构比例为2:2.7:3。人才结构合理,形成了医疗、教学、科研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先后派遣医护人员到国内外各医院进修学习30人次,意大利BOSCO医院进修学习6人次,到北京、南方医院、海南、华西、武汉同济、协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武汉市急救中心等知名医院进修24人次。
院前急救有其特色,各临床精英组成的院前急救队100多人,紧急救援队伍200余人,一次性可调度专业齐全的急救队400余人,足以满足我市意外应急的需要。同时实行军事化管理,中心在当地最大媒体公开承诺,快速反应时间为一分钟(即自接起求救电话至救护车出动),规定医务人员24小时待命制,50秒钟出诊,人人配置手机,随叫随到,保证了急救工作的高效、迅速、和成功率高。有一支实力雄厚、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一个反应敏捷、出车迅速的急救车队, 24小时全天候为十堰地区的医疗急救需求及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的紧急求援,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
有救护车5辆,抢救型救护车3辆,重症监护车2辆。车内配有齐全的急救药品、心电图机、除颤器、袖珍呼吸机、气管插管、清创缝合包、夹板、复苏式担架、心肺复苏机。抢救室配备2套以上的心电监护除颤仪、体外起搏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等高级抢救设备。抢救室、观察室、监护室、输液室均配置中心吸氧、中心吸引装置和传呼系统。医院新扩建的急诊科,是医院的院中院,所有的硬件设备一流,为“急”与“救”提供了先进的急救保障。2004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急救医学质量管理和监控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有一整套预防医疗风险和改进措施。有效的规避了医疗纠纷和风险。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涵盖院前医疗急救、院内医疗急救、危重病救治、急救物资管理、护理管理、救护车管理等一系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论文。国内多家急救中心先后来我中心参观、交流,并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军事化管理,24小时待命制,出诊速度快速高效,50秒出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制定了院前急救出诊单、(院前、院内)病人交接单、病人家属谈话意见书等一系列急诊医疗规范化书写文件,在实践操作中证明有效地防范了医疗事故和纠纷,运作以来医疗事故、纠纷率为0。急、危、重症病人院前抢救成功率98.79%,且无一差错事故发生,中心ICU危重病抢救率达82.4%,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赢得了病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鉴于业绩突出,1995年通过三甲单项验收;1995年首批入选国际紧急救援网络医院;1997年通过省示范医院急诊急救验收;1997年获中国青年志愿者杰出集体;1998年底,通过了市卫生局组织的急救单项检查;2000年授予湖北省卫生厅巾帼文明示范岗,2003评审为湖北省重点专科,2004年授予十堰市巾帼文明示范岗,2004年评为郧阳医学院重点学科,2005年授予湖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2006年再次评为湖北省重点专科, 2007年授予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
我科承担十堰市民的急、危、重病的院前急救医疗;承担十堰地区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急救医疗;承担社会和政府各种大型会议、活动及旅游团体的急救医疗保障服务;承担十堰地区急救医学的科研、急救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十多年来坚持CPR义务培训工作,已培训了1万6千余人次。自1994年起与交警支队共建绿色通道,已有1万2千多人次,进入了绿色通道,获得了新生。大的团体事件总是一马当先,1998年抗洪救灾,被授予湖北省先进单位。2002年“3.3竹山千人大营救”十堰市人民医院的急诊再立新功,是市委、市政府唯一表彰的医疗单位。2005年底徐家沟液化气爆炸事件,受到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检查组的表扬。2006年3月21日襄渝铁路复线花果王家沟隧道工地塌方事件,救出8名民工。2008年9月20日十堰市刀刺伤事件,11名受伤患者全部快速救治,成功的范例不胜枚举,每次大型事件,十堰市人民医院的急救都以快速反应,快速抢救,为挽救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市民和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我们今后将加大对急诊的投入,致力于急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十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