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缩窄是指主动脉局限狭窄,管腔缩小,造成血流量减少.病变可以很局限,也可以累及较长片段,此时称为管状发育不良,两者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可以发生在胸主动脉,也可以发生在腹主动脉,表现为不同的症状.

60岁以上老年人群多见

常见症状: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 主动脉缩窄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缩窄的部位、严重程度、有无合并畸形以及就诊时患者的年龄.导管前缩窄容易合并心脏畸形.患儿常在婴儿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就诊,如果有未闭的动脉导管将血流送到胸主动脉,可有股动脉搏动.约半数病例在出生1个月内动脉导管闭合时症状加重,表现为烦躁、呼吸困难等,左前胸及背部可有收缩期杂音.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的患儿幼年时期一般无症状.大儿童及成人常因上肢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就诊,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可有头痛、视物模糊、头颈部血管搏动强烈等表现.下半身因血供不足出现怕冷、容易疲劳甚至间歇性跛行.

1.x线平片
心脏多不大或轻度增大
2.心电图
可有心室肥大.
3.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缩窄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二维超声心动图经胸骨上窝探查.可显示出主动脉弓长轴的全貌,判断主动脉缩窄的部位和长度.
4.ct和mri
使用对比增强,对主动脉弓部进行连续扫描,可以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
5.心血管造影
对于典型的主动脉缩窄不必作为常规检查,但是目前主动脉造影仍然是观察主动脉缩窄的直观方法,显示缩窄部位、范围、累及的大血管及侧支循环.

典型的上下肢血压的显著差别及胸部杂音可提示本病的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鉴别诊断应考虑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及多发性大动脉炎等.一、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者则需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凡年轻人尤其女性具有下列一种以上表现者,应怀疑或诊断本病.1. 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缺血症状,伴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或两侧肢体脉压差大于1.33kpa(10mmhg)或下肢收缩压较上肢收缩压低于2.67kpa(20mmhg)(相同宽度袖带)者.2. 脑动脉缺血症状,伴有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以及颈部血管杂音者.但有些轻人,由于脉压增大或心率增快,于右侧颈部可闻及轻度血管杂音,应与病理性杂音相鉴别诊断根据以下特点:40岁以下,特别是女性,而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一个月以上,肢体或脑部.3. 近期发生的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二级以上高调血管性杂音.4. 不明显低热、血沉快,伴有血管性姆音、四肢脉搏或血压有异常改变者.并可累及肺动脉或冠状动脉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5. 无脉病眼底改变者.二、主动脉瓣狭大多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为成年人,多无风湿病史,常于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由于左心室的代偿能力很强,临床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仅主诉容易疲劳,这类患者称为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由于病情发展,逐渐出现症状,当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后,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头目眩晕,但是相当时期内,由于运动后心搏增加,左心房收缩压增强,尚能维持一定的心排血量,故上述症状相对稳定不变.一旦出现运动后晕倒、心绞痛等症状,则表明病情恶化.三、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是胎儿血循环沟通肺动脉和降主动脉的血管,位于左肺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峡部之间,正常状态多于出生后短期内闭合.如未能闭合,称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取决于导管的粗细、分流量的大小、肺血管阻力的高低、患者年龄以及合并的心内畸形.足月患婴虽导管粗大,需出生后6-8周,待肺血管阻力下降后才出现症状.早产婴儿由于肺小动脉平滑肌较少,血管阻力较早下降,故于第一周即可有症状,往往出现气促、心动过速和急性呼吸困难等.于哺乳时更为明显,且易患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此后小儿期得到代偿,很少有自觉症状,只是发育欠佳,身材瘦小.有些儿童仅在劳累后易感到疲乏、心悸.未闭导管中等大小患者一般都无症状,直至20多岁剧烈活动后才出现气急、心悸等心功能失代偿症状.肺动脉高压虽然可在2岁以下出现,但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征候大都在年龄较大才表现出头晕、气促、咯血.活动后发绀(多以下半身发绀明显).若并发亚急性心内膜炎,则有发热、食欲不振、出汗等全身症状.心内膜炎在儿童期很少发生,而以青年期多见.

1.药物治疗主要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2.介入治疗包括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两种方式.总体而言,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尚处于摸索阶段.3.手术治疗原则上讲一旦明确诊断主动脉缩窄,均应尽早手术,以解除主动脉缩窄的远近端血压差异.缩窄部切除及端-端吻合术,适用于年幼儿童,狭窄比较局限的病例;主动脉缩窄成形术包括补片成型及人工血管移植术,适用于缩窄段较长,切除后端端吻合有困难者,以16岁以上患者为佳;主动脉缩窄旁路移植术适用于缩窄范围广泛以及缩窄部位不易暴露,切除有困难以及再缩窄需要再次手术者.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