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本病的病程自数日至6个月不等,但多数为1~3周,偶有复发,复发时病程较短,病情也轻,少数病例的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称之为慢性活动性 eb 病毒感染.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有时变化多端,所以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警惕以防漏诊或误诊.
本病一般根据急性起病,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即可诊断,ebv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如:ebv的igm抗体阳性,或动态观察igg抗体滴度明显上升可确诊为ebv引起的im.
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的疾病十分常见,但同时有明显咽峡炎,尤其是渗出性扁桃体炎者少见,因此,重视临床体格检查,仔细观察咽部,发现咽峡炎明显者应高度怀疑im,伴多脏器损害的im,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诊断难度更大,此时如咽峡炎突出,则可为im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有助于im的诊断,但并非特异,必须考虑到其他有关病毒感染,以及原虫感染的可能;血清ha的检出,尤其是短期内效价明显升高者,对im具相对的特异性,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种ebv抗体的检测对困难病例有鉴别价值,其中vcaigm的检出意义最大,vcaigg效价在短期内明显上升也很有价值,如同时检测引起im血象改变的其他病毒的抗体或抗原,则更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鉴别诊断
1.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早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死亡的首要因素,被波及时主要表现为急性脑膜炎,神经根炎,脑干脑炎等,其发生率约1%,通常发生于起病后1~3周;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惊厥,昏迷,偏瘫,脑膜刺激征等,偶可出现急性小脑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表现为言语不清,眼球震颤,步态蹒跚,共济失调,截瘫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虽病情较重,但大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且很少留后遗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偶可因抑制免疫而激活潜在的麻疹病毒,导致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2.呼吸系统 约占5%,主要为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部出现斑点状阴影,少数伴胸腔积液,患者可出现干咳,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理变化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相似,一般在1~4周内自行消退.
3.心血管系统 并发心肌炎时心电图示t倒置,低平及p-r间闭期延长,并可致猝死,尸检发现心肌纤维呈严重坏死性炎症改变.
4.肾 可累及肾实质与间质,急性肾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3%,临床表现似一般肾炎,主要表现为迅速出现的水肿,尿中出现蛋白,颗粒管型和细胞管型,尚可引起一过性尿素氮,肌酸酐升高,但急性肾功能衰竭罕见,肾脏病变一般可逆,预后良好.
5.腮腺肿大 多见于病程1周左右,为双侧性,伴中度压痛,不化脓,约1周消退,其他并发症尚有胃肠道出血,心包炎,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感染,脾破裂等.
6.其他 约30%患者可并发咽峡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脾破裂发生率约0.2%,通常多见于疾病的10~21天内,约6%的患者并发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