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地方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为莫氏立克次体通过鼠蚤传播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为全球散发,其症状以发热伴头痛、皮疹为主,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无特定的人群

有传染性["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粪口传播"]

潜伏期5~21日,平均10~14日.
(一)典型斑疹伤寒
常急性发病,少数患者有头痛、头晕、畏寒、乏力等前驱症状.
1.侵袭期 多急起发热、伴寒战、继之高热.体温于1~2日内达39℃~40℃,呈稽留热型,少数呈不规则或弛张热型.常初发于胸腹部,于24h内迅速扩展至颈、背、肩、臂、下肢等处,颜面及掌跖部少见.伴严重毒血症症状,剧烈头痛、烦燥不安、失眠、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言语含糊不清,全身肌肉酸痛.此时患者面颊、颈、上胸部皮肤潮红,球结膜高度充血,似酒醉貌.肺底有湿性罗音.肝脾在发热3--4日后肿大、质软、压痛.
1)发热 起病多急骤,少数患者有1~2天的乏力、纳差及头痛等前驱期症状.体温逐渐上升,第1周末达高峰,多在39℃左右,稽留热或弛张热.热程多为9~14天,体温多逐渐恢复正常.伴发冷、头痛、全身痛及结膜充血.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较流行性斑疹伤寒轻,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较少发生烦躁、谵妄、昏睡及意识障碍,约50%可伴有脾轻度肿大,肝肿大较少见.
2.发疹期 3.50%~80%的患者在发病第5天开始出现皮疹,初为红色斑疹,直径约1~4mm,继成暗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极少为出血性.常初发于胸腹部,于24h内迅速扩展至颈、背、肩、臂、下肢等处,颜面及掌跖部少见.严重者手掌及足底均可见到,但面部无皮疹,下肢较少.皮疹大小形态不一,约1~5mm,边缘不整,多数孤立,偶见融合成片.初起常为充血性斑疹或丘疹、压之退色,继之转为暗红色或出血性斑丘疹,压之不退色、皮疹持续1周左右消退.退后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近年来国内报道出现皮疹者不足10%.皮疹出现时间及特点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皮疹数量少,多为充血性、出血性皮疹极少见.
随着皮疹出现,中毒症状加重,体温继续升高,可达40~41℃.与此同时,神经精神症状加剧,神志迟钝、谵妄、狂燥、上肢震颤及无意识动作,甚至昏迷或精神错乱.亦可有脑膜刺激征,但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多正常.循环系统脉搏常随体温升高而加速,血压偏低,严重者可休克.部分中毒重者可发生中毒心肌炎,表现为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奔马律.亦有少数患者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多数患者脾肿大,肝肿大较少.
3.恢复期 病程第13~14病日开始退热,一般3~4日退挣,少数病例体温可骤降至正常.随之症状好转,食欲增加,体力多在1~2日内恢复正常.严重者精神症状、耳鸣、耳聋、手震颤则需较长时间方能恢复.整个病程2~3周.
(二)轻型斑疹伤寒
少数散发的流行性斑疹伤寒多呈轻型.其特点为①全身中毒症状轻,但全身酸痛,头痛仍较明显.②热程短,约持续7~14日,平均8~9日,体温一般39℃左右,可呈驰张热.③皮疹少,胸腹部出现少量充血性皮疹.④神经系统症状较轻.兴奋、烦燥、谵妄、听力减退等均少见.⑤肝、脾肿大少见.
(三)复发型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后可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但部分患者因免疫因素或治疗不当,病原体可潜伏体内,在第一次发病后数年或数十年后再发病.其特点是:①病程短,约7--10日.②发热不规则,病情轻.③皮疹稀少或无皮疹.④外斐氏试验常为阴性或低效价,但补体结合试验阳性且效价很高.
(四)其他
约1/3~1/2患者有轻度脾肿大.心肌很少受累,故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少见.并发症亦很少发生.但近日日本报道一起某地中学生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暴发,30多人先后发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发冷及咽痛.莫氏立克次体igm及igg阳性而确诊.大多预后良好,用米诺霉素治愈.少数病例病情严重,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美国报道儿童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特点,有49%的患者有发热、头痛及皮疹,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者为77%.病程12天(5~29天).实验室检查可出现多个器官、系统(如肝、肾、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异常,但严重并发症极少见.
本病诊断要点:
1.居住或工作环境有鼠,或有本病发生.
2.临床表现如发热、皮疹等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并且较轻.
3.血清学诊断有阳性结果.
根据以上几点不难作出诊断.

1.血清学检查
(1)外-斐反应中ox19呈阳性反应患者血清可与变形杆菌ox19株发生凝集反应,敏感度较高,但特异性差,不可用以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区别.
(2)抗体检测采用莫氏立克次体抗原,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检测其抗体,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2.病原体分离
将患者早期血液接种雄性豚鼠腹腔,豚鼠除发热外,阴囊高度水肿,睾丸明显肿胀,鞘膜渗出液检查可见肿胀细胞的胞浆内有大量立克次体.发热期血标本中分离出莫氏立克次体,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莫氏立克次体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dna).

主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鉴别,其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传染源为患者,以体虱为媒介,多发于冬春季,呈流行性.症状与地方斑疹伤寒相似,但病情较重,皮疹多,出血性多见,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普氏立克次体凝集反应阳性.
除此之外,还需与伤寒、流感、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区别.
1.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但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做出临床诊断,但确诊伤寒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典型流感,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呼吸道症状较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充血、软腭上有滤泡.本病系流感病毒引起,该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直径80~120nm,球形或丝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3.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 tsutsugamush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临床特征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
4.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nosis):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接触带菌的野生动物和家畜,钩体通过暴露部位的皮肤进入人体而获得感染的人畜共患病.鼠类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因个体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者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倦怠无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中期可伴有肺弥漫性出血,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晚期多数病人恢复,少数病人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肺弥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常为致死原因.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与维生素等.
3.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可给小剂量解热镇痛药.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低血容量倾向或休克时按感染性休克处理.
4.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氯霉素对本病有效.

1.主要是灭鼠,灭蚤,对患者及早隔离治疗.
2.本病多散发,故多不用预防注射疫苗,如有暴发流行,对高危人群应进行疫苗接种,可用普氏立克次体株灭活疫苗.

好评医生-地方性斑疹伤寒
更多
服务人次 181 好评率(100.0%)

擅长:湿疹、皮肌炎、药疹、瘙痒症、黄水疮、汗疱疹

服务人次 238 好评率(100.0%)

擅长:男性不育、垂体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服务人次 86 好评率(97.6%)

擅长: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障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宝宝感冒、流感

服务人次 1619 好评率(96.4%)

擅长:垂体疾病、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障碍、传染性湿疹样皮炎、传染性红斑

服务人次 6 好评率(--%)

擅长:妇科请求的士上午的确很久没有理由的士上午的话就是一起饿饿饿饿饿饿的时候你们还有人性吗!在

相关文章-地方性斑疹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