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通常可经体格检查与x线检查确定.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

无特殊发病群体

无传染性

常见症状:心包积液体征、心包积液、胸痛、气短
本病病人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的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易被误诊为心脏扩大.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往往无法确定本病发生的时间.本病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耐受性.由于心包积液是逐渐增加,心包容量对积液的增长已有一定的适应,这使得大量心包积液的聚积只引起轻度的心包内压增加,表现为非限制性心包积液,因此心包堵塞很少或几乎不发生.只有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才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曾有过心包积液自行消失的报告.但由于这可能与病因治疗有关,因而对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时是否会有积液自行消失仍不能确定.
本病尚缺乏精确而统一的定义.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①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ucg证实;②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③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④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关;⑤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为阴性.本病有时被称为“慢性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特发性心包炎”,但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不具有心包炎的表现,因而这些命名逐渐避免使用.本病在心包疾病中的发生率约为2%~3.5%.
临床多通过常规x线胸片检查发现心影增大,再经ucg和全身系统检查,以及病因学检查,排除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等之后可诊断本病.

1.x线检查
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300毫升以上);大量积液(大于1000毫升)时心影呈烧瓶状,上腔静脉影增宽,透视下心脏搏动弱.肺野清晰可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2.心电图
常有低电压、心动过速、大量积液者,可见电压交替.
3.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在心前壁之间和心后壁之后均见有液性暗区,即当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间最大舒张期暗区(10毫米时,则积液为小量;如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则为大量).
4.心包穿刺
可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解除心包填塞症状.留取部分积液进行相关病因的实验室检查.

需与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等病鉴别.
1、结核性心包炎
常见症状为发热,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心包填塞或缩窄性心包炎则可出现外周静脉搏血循环压力增高表现,如下肢水肿、腹水等.体征为心浊音界增大,心音遥远,心包摩擦音,心动过速等.部分病人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起病隐匿,无结核中毒症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心包积液检查及结核病史.心包积液中结核菌检查和培养阳性的检出率不高,ot试验也仅60%患者为中等度阳性或强阳性.心包积液培养需4~6周,心包活检较难实施.近来开展的pcr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非特异性的,但能确定心包积液的量、心包粘边或增厚,为病因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能评估疗效.x线胸片可见心脏向两侧扩大,心电图可有qrs波群低电压和t波倒置.部分患者需根据治疗结果进行治疗性诊断.近年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可为了解心包积液的程度提供依据.
2、风湿性心包炎
是风湿性全心炎的一部分,多见于青少年,风湿病时,心包几乎总被累及,但临床上,仅15%的风湿性心包炎 (rheumatic pericarditis)病例被确诊.病变主要累及心包脏层,呈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心外膜结缔组织可发生纤维素样变性.心包腔内可有大量浆液渗出(心包积液).叩诊心界向左、右扩大,听诊时心音遥远,x线检查,心脏呈梨形.当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时,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因心脏的不停搏动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cor villosum).恢复期,浆液逐渐被吸收,纤维素亦大部被溶解吸收,少部分发生机化,致使心包的脏、壁两层发生部分粘连,极少数病例可完全愈着,形成缩窄性心包炎(consrictive pericarditis).

(一)内科治疗
对于治疗方案缺乏统一的意见,大多取决于治疗者的个人经验.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二)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
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病人、高龄病人;但术后心包积液的复发率较高.为减低复发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围.
经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方法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在本世纪70年代始将其称为心包开窗.然而,心包开窗的治疗机制,只是近数年才得以明悉.研究表明,在持续充分引流的基础上,心外膜与心包之间出现纤维粘连,心包腔消失,是心包开窗具有长期疗效的原因.
经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技术:切口起自胸骨下端并向下延伸,共长约6~8cm.正中切开腹白线上段,显露并切除剑突.钝性分离胸骨后壁与心包前壁之间的疏松组织.以外牵开器显露上腹部切口,以一直角拉钩拉起胸骨下端.切开心包前壁,吸除心包内液.将心包切除约3cm×3cm,完成心包开窗.经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放置心包引流管.缝合切口.心包引流管留置4~5d.
2.经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 本方法引流 完全,复发率低.由于切除了较多心包,减少了产生心包积液和产生心包缩窄的根源,因此手术效果确切可靠.但手术损伤较大,可能出现肺部及切口并发症.
心包部分或全部切除的手术操作:可经胸骨正中切口,亦可经做左前或右侧开胸.
⑴部分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处,下方近膈肌;左右向两侧切除达两侧膈神经前方1cm.
⑵全部切除:上方起自心包在大血管的反折处,下方至膈心包的中点;右侧切除至右膈神经前方1cm,左侧切除至左肺静脉,注意保留左膈神经勿受损.
心包切除后引流管经胸腔引出,术后保留4~5d.
3.使用胸腔镜(vats)的心包切除、胸腔引流 可在较大的范围切除心包,损伤甚小,引流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但麻醉较复杂.
应用胸腔镜行心包切除的要点:病人全麻,气管内双腔管插管,右侧卧位,右侧肺通气,左侧胸膜腔开放、左肺萎陷.首先经第七肋间穿入10mm套管针以扩张肋间径路放入胸腔镜摄像机.行胸腔内探查.然后沿腋前线经第六肋间放入钳夹器,经第五肋间放入剪切器.在手术中可应用约8cm水柱持续正压的二氧化碳吹入以使肺萎陷并保持之,以利于显露心包.辨认膈神经,在其前、后方各作切口,切除心包共约8~10cm2.注意勿伤及左心耳.钳夹出切除之心包片.在心包切除处放置引流管经肋间引出,术后保留2~3d.
手术效果
评判手术效果的标准包括:①是否出现有症状的复发性心包积液;②是否出现心包缩窄;③是否出现再次心包手术的指征.
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的病人经外科治疗后,症状缓解,心包积液大多消失.
目前认为,上述几种心包切除的范围有明显区别.但在手术的近期效果上未发现有明显区别.如果综合考虑到手术的效果和损伤则胸腔镜手术优于剑突下引流.对于不同术式的选择主要依据病人的整体状况和外科医师的经验与习惯.在远期效果,剑突下心包引流的复发率略高于经胸手术;而胸腔镜手术的结果还有待观察.

可预防心包积液的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保护心脏也有一定的作用.要“养心”首先要改变饮食习惯,做到低盐,低热量,低脂肪,多食蔬菜水果.心血管病医生推荐的十大“护心”食物有:蘑菇、燕麦、海鱼、洋葱、黄豆、橄榄油(茶油)、葡萄酒、番茄、山楂和胡萝卜.

少点欲望.我们可以从简化生活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让自己不去关注名利等需求,而是充分享受内心的安全体验.

灵活处世.如果总是用固定的方式来应对世界,当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的生活变化时,很容易无所适从,进而被打垮.因此,积累更多的心理经验和应对模式,可减少恐惧感.

多交朋友.好的人际关系能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与满足,也能在困难的时候帮到我们.最好的保险不是存款而是有几个真心实意的好朋友.同时,研究表明,助人行为可以显著的改善焦虑情绪.

别太挑剔.不可否认,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让我们担心的事情,但是如果过于渲染这种担心,就会成为心理负担,束缚手脚.对于生活,最好不要过分挑剔.

找些“帮手”.女性和老年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英国心理学家建议,这类人可以随身带个手提包,给自己一份踏实感.

好评医生-心包积液
更多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预约也、1型糖尿病、脚气病、孟氏骨折、胎膜早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第1掌骨骨折

服务人次 30 好评率(90.0%)

擅长:没什么特长

服务人次 7 好评率(--%)

擅长:低肌张力、妊高症、继发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急性心功能不全、老年高血压

服务人次 1 好评率(--%)

擅长:思念就是这么

服务人次 36 好评率(90.0%)

擅长: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食道癌、胸壁肿瘤

相关文章-心包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