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慢性病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无特定人群

无传染性

糖尿病:是由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高脂血症: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

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Ⅱ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在我国有50%~80%患者在胃黏膜中可找到幽门螺杆菌.
高脂血症
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200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mmol/l(200mg/d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
骨质疏松
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骨质减少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脆性骨折.该诊断标准中bmd或bmc可在中轴骨或外周骨骼测定.

慢性病西医治疗
糖尿病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2型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对肥胖者使用磺脲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使体重逐渐下降,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较好.下列情况属禁忌证:一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二是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间,临时改用胰岛素治疗;四是糖尿病孕妇,妊娠高血糖对胎儿有致畸形作用,早产、死产发生率高,故应严格控制血糖,应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尔/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药;五是对磺脲类药物过敏或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①适应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②禁忌证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暂停双胍类药物,改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③不良反应一是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发生率可达20%.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二是头痛、头晕、金属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降糖灵,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机会较少.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①伏格列波糖餐前即刻口服.②阿卡波糖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肠胀气、腹泻、肛门排气增多.
(4)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①瑞格列奈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②那格列奈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2、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1)Ⅰ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3、运动治疗: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4、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慢性胃炎
1、消除病因: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药物治疗: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胃酸增高可用ppi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症状较轻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生素治疗.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铝碳酸镁片、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
高脂血症
1、控制理想体重: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2、运动锻炼: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强度: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分钟.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
3、戒烟: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4、饮食治疗:饮食结构可直接影响血脂水平的高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易受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进食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也可增加胆固醇的合成.通常,肉食、蛋及乳制品等食物(特别是蛋黄和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应限量进食.食用油应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天用量以25~30g为宜.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
5、药物治疗: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为主的有他汀类和树脂类.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有贝特类和烟酸类.
6、重度血脂异常的非药物治疗:部分血脂异常的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均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血脂调节效果,有极少数患者血脂水平非常高,多见于有基因遗传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基因治疗在未来有可能攻克顽固性遗传性的血脂异常.
骨质疏松
1、运动: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药物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慢性病中医治疗
详细疗法参考具体疾病.

1、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患病后,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着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2、心境不佳,情绪不稳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3、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由于不断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4、多疑、神经过敏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甚至无端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病人安心养病.
5、紧张、焦虑、恐怖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病人死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
6、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多安慰、多鼓励、多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使病人振作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1、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2、烟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的刺激作用,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返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慢性胃炎发生率明显增高.应戒烟忌酒.
3、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4、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
5、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好评医生-慢性病
更多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

服务人次 26 好评率(90.0%)

擅长:亚健康、肾病综合征、慢性病

服务人次 28 好评率(90.0%)

擅长:慢性病

相关文章-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