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scrubtyphus),是由斑疹伤寒立克次体(rickettsiatsutsugamushi)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以恙螨幼虫(chigger)为媒介将斑疹伤寒传播给人.其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被恙螨幼虫叮咬处出现焦痂(eschar)等.

无特定的人群

无传染性

(一)潜伏期
流行性斑疹伤寒一般潜伏期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发病时间可提前.前驱症状不明显,有的只有低热、头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伤寒潜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状和体征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为四项,即发热、头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三)物理检查
最常见的体征为脾肿大.
(四)并发症
中耳炎、腮腺炎、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有的可出现阴囊、阴茎、阴唇肿胀和坏疽.有时可出现神经刺激症状,有的昏迷、迟钝、呆傻,有的兴奋.

外斐反应凝集效价达1:160以上者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查、elisa等特异性检测,可区分流行性或地方性斑疹伤寒;pcr核酸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提高检出率.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应注意发病前4~20天内是否去过斑疹伤寒流行区,是否曾在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在灌木草丛中坐、卧等.同时,还应注意流行季节.当地斑疹伤寒的流行情况等.
2.临床表现突然发病、畏寒或寒战、高热、食欲缺乏、颜面潮红、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斑丘疹,并可发现特征性焦痂或溃疡.对怀疑患斑疹伤寒的患者应十分注意寻找焦痂或溃疡.它多位于肿大、压痛的淋巴结附近.
鉴别诊断
1.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流行区亦常有钩端螺旋体病存在.而且,两者均多见于夏秋季节,均有发热、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故应注意鉴别.钩端螺旋体病常有腓肠肌痛,眼结膜下出血,早期出现肾损害,而无皮疹、焦痂或溃疡.必要时可作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血清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2.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季节及寒冷地区,有虱寄生史或被鼠蚤叮咬史,有发热、斑丘疹,并有皮肤焦痂溃疡以及淋巴结肿大.血清变形杆菌凝集反应时ox19为阳性,而oxk则为阴性.
3.伤寒发病前常有不洁食物进食史.起病缓慢,体温逐渐升高,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腹胀、便秘、右下腹压痛、玫瑰疹常见.血液白细胞总数下降,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反应可阳性,血液、骨髓培养可有伤寒杆菌生长.
4.败血症常有原发性感染病灶.弛张热型、不规则热型常见.由革兰阳性细菌所致者皮肤较常出现皮疹或花纹样改变,由革兰阴性细菌所致者则较常发生休克.血液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现象.外-斐反应阴性,血液、骨髓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5.登革热发病前曾在登革热流行区居住或逗留,有日间被伊蚊叮咬史,多于夏秋季发病.头痛、全身疼痛较显著.较常同时出现斑丘疹和皮下出血点.血液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常减少.可从病程短于3天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出登革病毒.血清中抗登革病毒抗体阳性.
6.流行性出血热高热时头痛、腰痛和眼眶痛较明显,体温下降时较常出现休克,皮下出血点、瘀斑常见,少尿或无尿常见.血液白细胞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常超过10%,血小板明显减少.血液尿素氮和肌酸酐水平随着少尿或无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性抗体阳性.
7.其他同时,亦应注意与流行性感冒、疟疾、急性上呼吸道炎、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作鉴别诊断.

药物治疗
(1)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ery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克拉霉素(克拉红霉素)等,对斑疹伤寒有良好疗效.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1.2g/d,儿童25~30mg/(kg /d),每天分3次或4次服用,或分2次或3次静脉滴注.罗红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300mg/d,儿童体重12~23kg者,100mg /d,24~40kg者,200mg/d,分2次口服,首次剂量可加倍.阿奇霉素,成人剂量为0.25g,1次/d,口服,首次剂量可加倍.克拉霉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500mg,2次/d,口服,退热后可改为每次口服250mg.患者多于用药后24h之内快速退热,疗程均为8~10天.明显肝功能损害者不宜应用大环内酯类.
(2)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tetracycline)、多西环素(doxycycline)、米诺环素 (minocycline)等,对斑疹伤寒亦有良好疗效.四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分4次口服.多西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g/d,儿童4mg/(kg/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米诺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g/d,儿童4mg /(kg/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疗程均为8~10天.8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四环素类.
(3) 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对斑疹伤寒有良好疗效.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kg/d).每日剂量可作静脉滴注或分4次口服,患者多于用药后24h之内快速退热,退热后剂量减半,继续用7~10天,以免复发.因氯霉素有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性,故不宜作为斑疹伤寒的首选治疗药物.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氯霉素.
(4)喹诺酮类:包括氧氟沙星(ofloxacin)、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司帕沙星(spara)等.较常用的是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成人剂量为0.2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环丙沙星成人剂量为0.25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必要时可作静脉滴注,疗程均为8~10天.8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喹诺酮类.
在上述的四类抗菌药物中,以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对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抑杀作用较强,患者多于用药24h后体温退至正常.应用喹诺酮类治疗亦多可使患者的体温于24~48h内降至正常.通常只需选用一种抗菌药物,无需联合应用治疗.有资料显示利福平 (rifampicin)对斑疹伤寒亦有疗效.
对斑疹伤寒患者越早诊治,疗效越好.然而,当斑疹伤寒患者的病程进入第2周后,临床表现则显著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和明显的出血倾向.当病程进人第3周后,除病情明显加重外,抗菌药物治疗的疗效亦较差,患者的体温常需3~5天才能逐渐降至正常.
对儿童患者和妊娠患者,宜选用大环内酯类作病原治疗,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值得指出的是,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ampicillin)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ceftazidime)等,头孢霉素类,如头孢西丁(cefoxitin)等,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imipenem)等,单环 β-内酰胺类,如氨曲南(aztreonam)等和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amikacin)等抗生素对斑疹伤寒无治疗作用.因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而这些抗生素很难进入细胞内发挥其作用,所以这些抗生素对斑疹伤寒无治疗作用.少数患者可出现复发.复发时不再出现焦痂,应用与首次发病相同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样有效.
其他治疗
对症治疗:典型和重型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和合并症,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对症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日常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

1.控制传染源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相结合.常用的灭鼠药物有磷化锌、安妥和敌鼠等.
2.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被恙螨幼虫叮咬,于发病季节应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工作活动时,必须扎紧衣袖口和裤脚口,并可涂上防虫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
3.提高人群抗病力尚无可供人群应用的斑疹伤寒疫苗.初步研究显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中分子量为56×103的表膜蛋白抗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已在大肠杆菌表达成功,能否用其制成疫苗,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好评医生-斑疹伤寒
更多
服务人次 171 好评率(100.0%)

擅长:湿疹、皮肌炎、药疹、瘙痒症、黄水疮、汗疱疹

服务人次 238 好评率(100.0%)

擅长:男性不育、垂体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服务人次 86 好评率(97.6%)

擅长: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障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宝宝感冒、流感

服务人次 1619 好评率(96.4%)

擅长:垂体疾病、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障碍、传染性湿疹样皮炎、传染性红斑

服务人次 6 好评率(--%)

擅长:妇科请求的士上午的确很久没有理由的士上午的话就是一起饿饿饿饿饿饿的时候你们还有人性吗!在

相关文章-斑疹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