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由于病理特点复杂多变,有多种命名,如“闭塞性乳腺炎”、“炎哺乳期乳腺炎”、“慢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乳腺炎”等.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中、老年女性,高峰年龄为50~60岁,大多数病人有乳头内陷畸形.浆乳不同于一般的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很多人不认识这种病,把他误认为一般细菌感染,或误诊为乳腺结核,最可怕的是误诊为乳腺癌误切乳房.

20-40岁女性

无传染性

常见症状: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可触及肿块、乳头常有水肿、乳头常有粉渣样物泌出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突然,发展快.病人感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并可触及肿块.肿块位于乳晕下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肿块质硬、韧.表面呈结节样,界欠清,与胸壁无粘连.有的乳房皮肤有水肿,桔皮样,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乳头常有水肿,桔皮样,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乳头常有粉渣样物泌出,有臭味.少数病人伴乳头溢液,为血性或水样,还可伴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晚期肿块发生软化,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混有粉渣样脓汁,并造成乳晕部瘘管,以致创口反复发作、渐成瘢痕,使乳头便内陷成凹.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病人表现为长期乳头溢液,或仅乳头内陷,或局部肿块持续不消长达数年.

诊断和辅助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多样,与急性乳腺炎、乳房结核、乳管内乳头状瘤、特别是乳腺癌鉴别困难,极易误诊.因此,具有以下临床特点要考虑为浆细胞性乳腺炎:30~40岁经产、非哺乳期妇女;乳晕深部肿块、生长缓慢、反复发作.急性期易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乳头溢液以多孔、透明或混浊黄色浆液性为主,少见血性,有时伴有乳头凹陷、畸形.有的患者乳晕区皮肤可见瘘口或窦道.辅助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①x线钼靶摄片显示,病变大多位下乳晕及中央区,其肿块密度增高影内夹杂条索状透亮影.严重者可里蜂窝状、囊状透亮影,边缘光滑,考虑为扩张的导管腔内含有脂肪物质所致,有时可见根部和尖部一样粗的周围假“毛刺征”,以及粗颗粒圆形钙化.有别于癌性肿块周围的毛刺征和沙粒样钙化;②b超检查,病灶位于乳晕后或乳晕周围,肿块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无包膜、无恶性特征,导管呈囊状、尤其是串珠样扩张;③多层螺旋ct,早期炎性肿块表现为乳晕区皮肤增厚、主乳管区软组织影增宽,后期病变周围有类圆形小结节且结节间有桥样连接,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特有征象;④纤维乳管内镜检查显示为导管扩张、管腔内炎性渗液及絮状沉淀物;⑤病理学诊断,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坏死物和较多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残骸.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诊断该病、鉴别乳腺癌的可靠依据.

由于本病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因而常易与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特别是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相混淆.文献报道本病术前临床误诊率高达 67.4%,其中误诊为乳腺癌的占16.5%.因误诊为乳腺癌而误行乳腺根治术者也为数不少.由此可见本病的鉴别诊断的重点应放在乳腺癌上. 1.乳腺癌 其与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鉴别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乳腺癌起病缓慢,常在无意中发现乳内肿块,肿块发现之前不伴炎症表现.而乳腺导管扩张症在肿块出现之前,常有局部炎症表现,并由急性转为慢性的过程. (2)乳腺癌的肿块多位于乳腺外上、内上象限.而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肿块多位于乳晕下.乳腺癌的肿块,常是由小变大不断发展增大的过程.由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肿块,可由肿大变为缩小和反复发作的过程. (3)乳腺癌的肿块常在晚期才与皮肤粘连,出现“橘皮样”改变和乳头凹陷.而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肿块早期即与皮肤粘连并出现乳头凹陷. (4)乳腺癌的腋下淋巴结,常随癌症的病程进展而肿大且质硬,彼此粘连融合成团.而乳腺导管扩张症在早期即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且质软,有压痛.随着局部炎症的消散,淋巴结可由大变小甚至消失. (5)乳腺x线导管造影,在乳腺癌时见导管有增生及破坏,管壁有中断,失去连续性.而乳腺导管扩张症时,则见导管扩张增粗,管壁光滑、完整、延续,无中断及破坏. (6)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癌常可找到癌细胞.而在乳腺导管扩张症时肿物针吸及乳头溢液涂片,常可找到坏死物、脓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泡沫细胞等. 临床鉴别诊断还有困难时,可行术前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便确诊. 2.导管内乳头状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导管扩张症都有乳头溢液.前者常为血性、浆液血性或浆液性,一般仅累及一支导管,按压乳晕区某一“压液点”时乳头才有溢液.而后者的溢液则多为浆液性,少见血性、浆液血性,常累及多个导管呈多管溢液,按压乳腺几个不同部位均能使乳头溢液.乳腺x线导管造影:导管内乳头状瘤表现为大导管内有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可引起导管不完全阻塞或中断.近侧导管扩张.而乳腺导管扩张症时,常表现为多个大、中导管扩张,少数可呈囊状扩张,扩张的导管常迂曲走行,呈蚯蚓状.根据以上所见,常能鉴别诊断. 3.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在乳腺内可表现为结节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较差,病程较长.常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从瘘管中流出干酪样坏死物,瘘管分泌物涂片,若发现抗酸杆菌可确诊.乳腺导管扩张症在脓肿形成后亦可溃破形成瘘管,从瘘管中流出脓性物.涂片检查有脓细胞坏死物、浆细胞、淋巴细胞.若诊断有困难时,可将肿物切除行病理活检确诊.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1)乳管切除术:适用于病程早期,乳晕下导管普遍性扩张及乳晕下肿块伴乳头溢液者,其方法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保留乳头,从乳头以下切除所有扩张导管,并楔形切除乳晕下的乳腺肿块组织. (2)乳腺区段切除术:适用于乳晕下肿块且伴有乳腺导管周围炎者.术中应将此区域所属大导管及肿块周围组织,从乳头起一并切除,以防止术后形成乳晕下囊肿、乳腺瘘管及乳头溢液. (3)单纯乳腺切除术:适用于病变广泛,肿块过大,特别是位于乳晕下与皮肤粘连形成窦道者.可行经皮下乳腺全切或乳腺单纯性切除术. 2.中医中药治疗 (1)初期:乳头凹陷,有粉刺样分泌物,气味臭秽,或伴有乳晕部疼痛不明显的肿块时,治以疏肝理气,调摄冲任. 柴胡、郁金、延胡索、生山楂、芡实、苁蓉、仙灵脾、路路通(各)9g,牡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谷麦芽(各)30g. (2)急性期:乳晕部肿块增大,胀痛显著,形成脓肿,有波动感,全身出现怕冷、发热、头痛等症状,治以清热解毒,祛瘀消肿. 银花、连翘、黄苓、皂角刺(各)12g,蒲公英30g,全瓜萎、赤芍、生地、半枝莲、丹参、生黄芪(各)15g,炙僵蚕9g,白花蛇舌草50g. (3)亚急性期:此时全身及局部炎症反映减轻,局限性肿块已溃破,脓性溢液不止,形成窦道或瘘管时,治以清热消肿,活血祛瘀. 蒲公英、全瓜蒌、丹参、虎杖(各)15g,银花、连翘、莪术、生山楂、夏枯草、留行子、桃仁、赤芍(各)9g,当归12g,白花蛇舌草30g. (4)慢性期:亚急性过后,局部感染得到控制,残留窦道、瘘管、溃口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乳房皮肤“橘皮样”或变形,此时一般不内服中药治疗,应行窦道或瘘管切开、搔刮术,切去外露的硬韧管壁及 瘢痕组织、变形的皮肤,尽量保存乳头组织,术后用提脓祛腐的八二丹棉球嵌塞创面,每天换药1次,5~7天后脓腐减少,改用九一丹嵌塞,7~10天脓腐排尽后,创面嫩红有肉芽形成时,改用生肌散敛创收口.此类手术的优点是病人痛苦小,组织损伤少,复发率低,基本保持乳房外形.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预防

1、妇女应每年定期做乳腺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和产褥期阴部的卫生.应注意保持乳头乳晕区的清洁,适当帮助清除分泌物,避免穿过紧的上衣和乳罩.

3、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相关文章-浆细胞性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