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要点
根据结核病接触史、局部体征,特别是已形成寒性脓肿或已溃破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时多可作出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作胸部透视明确有无肺结核.结核菌素试验能帮助诊断.
如仅有颈淋巴结肿大而无寒性脓肿或溃疡形成,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继续发展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溃疡边缘皮肤暗红,肉芽组织苍白、水肿,上述不同阶段的病变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各个淋巴结.病人抗病能力增强和经过恰当治疗后淋巴结的结核病变可停止发展而钙化.
诊断依据
(1)淋巴结肿大,结节状,无痛.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2)初期为孤立结节,较光滑,可活动,以后结节融合成块,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破溃后可形成窦道,随皮肤下部潜行,经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干酪样物,创面肉芽不健康.
(4)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5)有些患者可有肺部等结核病史或病变.
(6)取病变组织进行pcr检测,可呈阳性结果.
(7)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淋巴结核的鉴别诊断
(一)淋巴结核与性传播疾病致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1、软下疳
为ducreyi嗜血杆菌引起的局灶性传染病.阴部疼痛性小丘疹迅速破溃形成浅表溃疡,边缘不齐,周边发红,常相互融合.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并粘连在一起而形成脓肿、有波动感.脓肿上方皮肤红亮,可破溃形成窦道.应与脓肿型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主要由临床表现及性生活史确立,且可与淋巴结结核鉴别.本病细菌培养较难.
2、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本病由沙眼衣菌属的免疫型所引起,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初的症状为单侧有压痛的腹股淋巴结肿大,发展形成巨大而有压痛和波动的肿块,与深部组织粘连、上方皮肤有炎症,可形成瘘管.可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诊断依性生活史、临床表现及补体结合试验,有条件可作免疫荧光镜检.
3、艾滋病
艾滋病相关征候群中有一个亚型, 表现为顽固的全身淋巴结病、 淋巴结肿大常持续3个月以上, 而近期并无任何可致淋巴结病的疾病或用药史. 查aids病病毒抗体(hiv)阳性.①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高热38℃一个月以上;②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一个月以上;③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r);④卡波西肉瘤(k.s);⑤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
若hiv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①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aids病人:①cd4+/cd8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细胞计数下降;②全身淋巴结肿大;③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虽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依病史(卖血或接受使用血液制品史、静脉吸毒、性紊滥等)及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难淋巴结结核鉴别.活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二)淋巴结核与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的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1、变应性亚败血症
儿童较成人多见,临床表现为: ①长期反复发热; ②反复一过性多形性皮疹与关节痛; ③淋巴结、 肝、 脾肿大; ④血、 骨髓培养阴性; ⑤抗生素治疗无效,而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
2、结节病
为一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疾病.可引起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滑车上、腋窝等处淋巴结肿大,有时可达核桃大小,质硬,永不软化,不粘连,与皮肤无粘连.诊断依据:①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②x线检查显示结节样肺泡炎、肺浸润可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③病理学检查发现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但无干酪样变;④皮肤kviem试验阳性,结核菌素皮试阴性.
3、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部分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患者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肿并非sle的诊断线索,当病人尤其是青年女性出现发热,伴有皮肤红斑、多关节炎、肾脏损害、间歇性胸膜炎性疼痛、白细胞减少、高球蛋白血症、抗dna抗体阳性等,诊断不难.sle在早期很难同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区别.根据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及穿刺或病理组织学检查,不难与淋巴结核鉴别.
(三)淋巴结核与肿瘤所致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1、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均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早期无粘连,可活动为特征,好发于颈部、纵隔及腹膜后淋巴结、质地中等偏硬如橡皮.随病情发展,侵及范围极广,很快融合成块,无移动性,此时触诊有软骨样感觉.霍奇金病患者可伴有周期性发热、盗汗、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及肝脏明显肿大.可因肿大淋巴结压迫邻近脏器出现相应压迫症状,如声嘶、呼吸困难、霍纳(horner)综合征等.外周血液及淋巴结病理检查发现r-s细胞是其主要的诊断依据.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最多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继之累及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如起病于结外淋巴组织(胃肠道、扁桃体、鼻咽部、肺部、脾脏、肝、骨骼、皮肤等),早期易误诊.深部淋巴结肿大时,也可早期出现相应压迫症状.约1/3患者伴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淋巴瘤晚期可侵犯骨髓、肝脏、皮肤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病理活检是确诊淋巴瘤的主要依据.当仅有纵隔、腹腔淋巴结肿大时,可依靠ct或超声波引导下穿刺活检,必要时可作胸腔、腹腔探查手术(见第八章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鉴别诊断).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可引起全身广泛性淋巴结肿大,以慢性淋巴细胞系白血病更明显,颈部较明显.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弹性、无压痛,晚期可互相粘连成串成块,无移动性,无脓肿形成,直径可达2~3cm,常伴发热、出血、贫血、肝脾肿大.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不是通过淋巴结,而是通过检查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做出诊断.白血病患者一般有明显的血液学异常,经血象及骨髓检查一般不难断,但其准确分型常需借助组化及免疫组化技术.
3、浆细胞瘤
许多浆细胞肿瘤可有淋巴结肿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尿中可有大量m蛋白,溶骨病变及骨髓异常浆细胞,据此不难确立诊断.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血清igm常>20g/l,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重链病共有四种不同的重链类型,临床表现各异,但经免疫电泳可查出相应的单克隆性重链存在,同时作淋巴结活检可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骨髓瘤鉴别.
4、恶性组织细胞病
长期发热,以高热为主,伴进行性全身衰竭、消瘦、贫血,淋巴结、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全身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疾病晚期,早期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骨髓或外周血中存在数量不等的异常组织细胞,多核巨组织细胞.也可通过淋巴结、肝、脾和其他受累部位的病理活检确立诊断.近年经免疫组化证实,过去诊断的恶性组织细胞病许多是t淋巴细胞瘤,真正的恶组只占少数.
5、langerhan组织细胞增多症
为一组病因不明,以淋巴样和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病变常累及肝、脾、淋巴结、肺、骨髓等器官.分为三型:①勒-薛氏(letterer-siwe)病:见于2岁以下婴儿,以高热、红色斑丘疹、呼吸道症状,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②韩-薛-柯(hand-schuller-christian)病:儿童和青年多见,以颅骨缺损、突眼和尿崩症三大特征;③嗜酸粒细胞肉芽肿:多见于儿童,以长骨或扁平骨溶骨破坏为主要表现(见第八章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鉴别诊断).
6、淋巴结转移癌
对年龄较大而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应特别注意某些原发肿瘤的转移.癌转移的淋巴结一般不超过3cm,质地坚硬、生长快、无压痛、与基底粘着活动性差,表面凹凸不平.颈部无痛性淋巴肿大应注意鼻咽癌、甲状腺癌的转移.乳腺癌常首先转移至腋窝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可来自胃、支气管、食管、纵隔、胰腺等脏器,一般而言,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多年来自呼吸系统癌肿,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多来自消化系统癌肿.并且常为晚期征象.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癌.利用x线、ct、mri、b超、放射性核素扫描及某些血清学试验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检查可帮助寻找原发肿瘤,但确诊仍需要组织病理学依据.
(四)淋巴结核与慢性感染致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1、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当颈淋巴结结核处于增殖阶段(结节型),此型易与慢性颈部淋巴结炎相混淆.慢性淋巴结炎常累及颌下颈部浅层数个淋巴结,体积较小,多能找到感染病灶,如头部病灶可传及耳后和乳突淋巴结;口腔、咽部病变可使颌下、颏下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或针吸行病理及细胞学检查可确诊,如系结核可有结核病理改变,如为非特异性慢性淋巴结炎可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
2、非结核性分支杆菌淋巴结炎
本病主要侵犯颌下及上颌附近的淋巴结,多由瘰疬分支杆菌所致.特别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往往不伴有肺内结核病变,常需与颈淋巴结核的结节型和溃疡型相鉴别.在美国非结核型分支杆菌淋巴结炎比结核性淋巴结炎更为多见,是颈部淋巴结炎的重要原因.在美国,非结核性分支杆菌淋巴结炎比典型的结核性淋巴结炎多10倍.
本病症状比结核性淋巴结炎略急促,肿大淋巴结不红也不痛,即使淋巴结增大达3cm以上也能移动.抗结核治疗疗效较结核性淋巴结结核差,久治不愈.其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查,并作细菌分类.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此症往往以上感症状开始,全身淋巴结急性肿大,常见颈淋巴结肿大,尤其左侧颈后组多发,肿大淋巴结中等硬度,不粘连,不化脓,有压痛.可伴有发热、咽峡炎、皮疹,淋巴细胞可达50%~90%,并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高达80%~90%.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4、丝虫病
班氏和马来丝虫感染可引起慢性淋巴管和淋巴结炎,并出现全身或局部浅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为腹股沟淋巴结.若合并下肢淋巴管阻塞,可引起下肢橡皮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夜间检查外周血中微丝蚴而确诊.
5、弓形虫病(原虫病类)
单侧颈部可见单个或一群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或不痛,不化脓,可有全身不适低热或无任何症状.确诊依靠病原体检查,弓形虫素试验与补体结合试验.
6、钩端螺旋体病(螺旋体病类)(见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鉴别诊断)
鼠类和猪为主要传染源.早期(钩体血症期)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突出,全身肌痛,尤其腓肠肌.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较明显,有时行走困难,导致不能下床活动;眼结膜充血、呈持续性,无分泌物及畏光;腓肠肌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多见于腹股沟、腋窝淋巴结,多为黄豆或蚕豆大,有压痛,但无充血发炎,亦无化脓.本病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确诊需要有阳性的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中期和恢复期表现复杂(见第八章血播型肺结核鉴别诊断).所以应结合流行病学史,早期临床特点以及化验室的检查发现进行综合分析,可与淋巴结结核区别.
7、真菌感染
足部真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组织胞浆菌病常见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孢子丝菌病为一种慢性深部真菌病,受累组织呈乳头瘤样损害,可溃破、化脓及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与淋巴结结核的鉴别不难,真菌涂片及培养即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