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炭疽病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

无特定人群

有传染性["接触传播"]

潜伏期1~5日,最短仅12小时,最长12日,临床可分以下五型.
(一)皮肤炭疽最为多见,约占95%,可分炭疽恶性水肿两型,炭炭疽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初为丘疹或斑疹,第2日顶部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硬而肿,第3~4日中心区呈现出血性坏死,稍下陷,周围有成群小水疱,水肿区继续扩大,第5~7日水疱坏死破裂成浅小溃疡,血样分泌物结成黑色似炭块的干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形成为炭疽,周围组织有非凹陷性水肿,黑痂坏死区的直径大小不等,自1~2cm至5~6cm,水肿区直径可达5~20cm,坚实,疼痛不著,溃疡不化脓等为其特点,继之水肿渐退,黑痂在1~2周内脱落,再过1~2周愈合成疤,发病1~2日后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脾肿大等.
少数病例局部无黑痂形成而呈现大块状水肿,累及部位大多为组织疏松的眼睑,颈,大腿等,患处肿胀透明而坚韧,扩展迅速,可致大片坏死,全身毒血症明显,病情危重,若治疗贻误,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如病原菌进入血液,可产生败血症,并继发肺炎脑膜炎.
(二)肺炭疽大多为原发性,由吸入炭疽杆菌芽胞所致,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起病多急骤,但一般先有2~4日的感冒样症状,且在缓解后再突然起病,呈双相型,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气急,呼吸困难,喘鸣,紫绀,血样痰,胸痛等,有时在颈,胸部出现皮下水肿,肺部仅闻及散在的细湿罗音,或有脑膜炎体征,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常不成比例,患者病情大多危重,常并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偶也可继发脑膜炎,若不及时诊断与抢救,则常在急性症状出现后24~48小时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肠炭疽临床症状不一,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潜伏期12~18小时,同食者可同时或相继出现严重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多于数日内迅速康复,后者起病急骤,有严重毒血症症状,持续性呕吐,腹泻,血水样便,腹胀,腹痛等,腹部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若不及时治疗,常并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而于起病后3~4日内死亡.
(四)脑膜型炭疽大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原发性偶见,临床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明显脑膜刺激征,病情凶险,发展特别迅速,患者可于起病2~4日内死亡,脑脊液大多呈血性.
(五)败血型炭疽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由皮肤炭疽引起者较少,可伴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dic等.

1.周围血象
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10~20)×109/l,少数可高达(60~8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高.
2.涂片检查
取水疱内容物、病灶渗出物、分泌物、痰液、呕吐物、粪便、血液及脑脊液等作涂片,可发现病原菌,涂片中发现病原菌时可作革兰或荚膜染色,亦可作各种特异性荧光抗体(抗菌体,抗荚膜、抗芽胞、抗噬菌体等)染色检查.
3.培养
检材应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普通琼脂平板、碳酸氢钠平板.血标本应事先增菌培养.如见可疑菌落,则根据生物学特征及动物试验进行鉴定,如青霉素串珠和抑制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等.
4.动物接种
取患者的分泌物、组织液或所获得的纯培养物接种于小白鼠或豚鼠等动物的皮下组织,如注射局部处于24小时出现典型水肿,动物大多于36~48小时内死亡,在动物内脏和血液中有大量具有荚膜的炭疽杆菌存在.
5.鉴定试验
用以区别炭疽杆菌与各种类炭疽杆菌(枯草杆菌、蜡样杆菌、蕈状杆菌、嗜热杆菌等),主要有串珠湿片法、特异性荧光抗体(抗菌体、抗荚膜、抗芽胞、抗噬菌体等)染色法,w噬菌体裂解试验、碳酸氢钠琼脂平板co2培养法、青霉素抑制试验、动物致病试验、荚膜肿胀试验、动力试验、溶血试验、水杨酸苷发酵试验等.
6.免疫学试验
有间接血凝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酶标-spa法、荧光免疫法等,用以检测血清中的各种抗体,特别是荚膜抗体及血清抗毒性抗体,一般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之用.阿斯可里沉淀试验,对已腐败或干涸的标本,作细菌培养有困难时可采用本试验.如患者、病畜的病灶痂皮、尸体组织及血液、染菌的皮毛及其制品等标本,加水经煮沸或高压提出抗原成分与炭疽沉淀素血清作环状沉淀试验,以间接证明有无炭疽杆菌感染,但本法常出现一些假阳性,对其结果判定应慎重.

诊断依据
患者的职业,工作和生活情况,如与牛,马,羊等有频繁接触的农牧民,工作于带芽胞尘埃环境中的皮毛,皮革加工厂的工人等,对本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 值,皮肤炭疽具一定特征性,一般不难作出诊断,有关工厂工人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尤其当症状与体征不相称时应提高警惕,需想到肺炭疽的可能,确诊有赖于各种 分泌物,排泄物,血,脑脊液等的涂片检查和培养,涂片检查最简便,如找到典型而具荚膜的大杆菌,则诊断即可基本成立,荧光抗体染色,串珠湿片检查,特异噬 菌体试验,动物接种等可进一步确立诊断.
皮肤炭疽须与痈,蜂窝织炎,恙虫病的焦痂,兔热病的溃疡等相鉴别,肺炭疽需与各种肺炎,肺鼠疫相鉴别,肠炭疽需与急性菌痢及急腹症,脑膜炎型和败血症型炭疽应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败血症相鉴别.

炭疽病西医治疗方法
一、药物
轻型皮肤炭疽,青霉素g为首选药,每天240万~320万单位,分3~4次肌肉注射,共治疗7~10天.用药后2~3天,病灶中病菌即可消失.
重型炭疽如肺炭疽、胃肠道炭疽、脑膜炭疽及炭疽败血症时,青霉素剂量应用到2400万单位/每天.若病人对青霉素过敏,也可采用环丙沙星,每次0.4克,静脉滴注,每日2~3次,并加用链霉素,每日1~2克,肌肉注射.也可选用头孢三嗪(菌必治),每日2克,静脉滴注.
二、治疗原则:
1、病原治疗(首先青霉素)
2、一般治疗,要严格隔离
3、抗血清治疗
4、支持对症治疗:一般及对症治疗本病患者应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于静脉内补液,出血严重者应适当输血.皮肤恶性水肿患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日短期静滴,但必须在青霉素g的掩护下采用.有dic者,应及时应用肝素、潘生丁等.
三、用药原则:
1、皮肤炭疽与轻症肠炭疽,以青霉素治疗为主.
2、肺炭疽、重型肠炭疽与炭疽败血症,除用大量青霉素外,还加用庆大霉素或四环素、氯霉素治疗.
3、对重危病例,在用青霉素的同时,加用抗炭疽血清治疗.
4、对皮肤炭疽,局部用1:2000高锰酸钾湿敷和消毒纱布覆盖,或涂以1%的龙胆紫液.不宜切开引流,以免感染扩散.
5、对毒血症较重的病例给予地塞米松.
四、预后
本病的预后视临床类型、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而不同.皮肤炭疽的病死率已降低为1%左右,但位于颈部、面部、并发败血症或属于恶性水肿型的皮肤炭疽预后较差.肠炭疽的急腹症型、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败血症型炭疽等,由于病情发展迅速而又较难及早确诊,故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患者常于发病后数日内死亡.

专业护理
隔离:炭疽病病人应该严格隔离至痊愈,其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与场所,均应按杀灭芽孢的消毒方法进行彻底消毒,不可随意丢弃.患病或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严禁食用.
检疫与防护:加强对炭疽病的检疫,防止在动物问传播.小量实验操作可用2级生物专柜,若操作量较大则应用3级生物专柜.当怀疑有炭疽杆菌气溶胶广生时,除一般个人防护外,还i讧佩带眼罩和呼吸器.战时,个人应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和防疫口罩,无防护器材时,可用手帕或其他纺织品捂住口鼻,并扎紧袖冂和裤脚,将上衣塞入裤腰,颈部用毛巾围好,戴手套,外穿雨衣.集体防护可构筑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等.

专业指导
(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应隔离至创口愈合,痂皮脱落或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阴性(相隔5日)为止.
严格隔离病畜,不用其乳类,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应焚毁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m以下.
(二)切断传播途径必要时封锁疫区,对病人的衣服,用具,废敷料,分泌物,排泄物等分别采取煮沸,漂白粉,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高压蒸气等消毒灭菌措施,用ascoli沉淀试验检验皮毛,骨粉等样品,对染菌及可疑染菌者应予严格消毒,畜产品加工厂须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设施,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
(三)保护易感者
1.加强卫生宣教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皮肤受伤,如有皮肤破损,立即涂搽3%~5%碘酒,以免感染.
2.健畜和病畜宜分开放牧,对接触病畜的畜群进行减毒活疫苗接种.
3.对从事畜牧业,畜产品收购,加工,屠宰业等工作人员和疫区人群,每年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1次,目前采用皮上划痕法,每次用菌苗0.1ml,滴于上臂外侧皮肤,划一“井”字即可,四联菌苗(炭疽杆菌,土拉杆菌,鼠疫杆菌和布氏杆菌)也已证明有效.
国外采用保护性抗原作预防接种,第一年肌注3次,各相隔3周,6个月后接种第4次,继每年加强注射1次,每次均为0.5ml.
密切接触者应留验8日,必要时早期应用青霉素,四环素等,对疑似患者可采取同一措施.

好评医生-炭疽病
更多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这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暂无信息

相关文章-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