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威尔逊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wilson首先报道和描述,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

好发于10~25岁的青少年

无传染性

虽在婴儿期肝脏就已有铜的蓄积,但6岁前罕有肝病症状发生,而50%在15岁前发病,偶有60岁才发病者,初起症状42%为肝病表现,34%为神经系统,10%为精神症状,12%为继发于肝病的内分泌或血液系症状,1%为肾损害表现,约25%患者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系统受累表现.
一、肝脏
肝病为初起发病者年龄往往较小.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因而,wilson病肝脏病变所致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在无症状期或肝硬化早期,肝功能可正常,或仅有轻微的转氨酶增高,多起病隐匿,呈现一慢性病程.开始有乏力、疲劳、厌食、黄疸、蜘蛛痣、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最终导致门脉高压、腹水、曲张静脉出血以及肝功能衰竭.
wilson病患者肝脏常缩小或正常大小,有坏死后肝硬化特点,可以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初发表现.另外临床表现、生化检查、组织学检查酷似慢性活动性肝炎者也较多见.有些患者偶尔发现k-h环或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后才想到本病而得到诊断.所以,对35岁以下,hbsag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应想到本病并做化验检查以确立诊断.
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表现一般出现在12~30岁患者,几乎都同时伴有k-f环.开始起病轻,但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很快向严重程度发展.早期有腕部震颤、扮鬼脸、口吃和书写困难等,同时有步态僵直、吞咽困难,四肢呈波动性强直,表情贫乏和固定,不断流涎,智力尚可.脑电图为非特异性慢波,无助于诊断.另外,此时ct检查,脑诱发电位都无特异性表现.mri对衡量大脑、小脑及脑干病变较ct敏感,但无症状者常正常,肝功能检查多正常.
三、精神症状
表现为行为异常,躁狂抑郁或精神分裂症痴呆.至少有四方面精神障碍:情感异常、行为异常、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有以上几方面表现时,治疗往往只能部分得到缓解.
四、眼
k-f环位于角膜周围缘的膜后弹力层,呈棕色或绿色,或金黄色,宽可达2mm,用斜照灯或肉眼即可看到.此色素环与铜颗粒的分布、密度及大小有关.k-f环几乎总与神经系统症状相伴行,但在无症状儿童或肝脏受损,特别是伴慢性活动性肝炎者,可无k-f环.k-f环的出现有助于诊断,但并不是wilson病的特征性表现.如儿童时期长期肝内胆汁淤积、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隐原性肝硬化都会由于胆汁排泄铜障碍而导致角膜及其他器官铜淤积.
葵花状白内障也是wilson病少见的一个眼部表现,常与k-f环并存,此特征在应用d-青霉胺治疗时常较k-f环消失快.
五、血液系统
wilson病程中常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至少15%的患者溶血表现明显.溶血常是短暂性的和自限性的,常较肝病表现超前数年,溶血发生时常无k-f环发生.因而,对于20岁以下的溶血患者,应从生化检查上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溶血,wilson病溶血患者,血coombs试验阴性,属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偶有急性溶血与急性肝功能衰竭同时出现者,预示病情重,常在数周内死于肝或肾功能衰竭.
导致溶血的原因不明,有人认为是由于肝脏在短期内大量释放铜入血,红细胞大量摄取铜,导致对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的氧化损伤,也有人认为铜的毒性作用是对细胞膜磷脂的氧化作用.
另外,以肝脏损伤为主的患者,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失代偿性肝硬化,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小板质量差,脾大可致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这些合wilson病患者存有出血倾向.
六、肾脏
wilson病肾功能受损程度不一,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管病变.其中近曲小管受累可有氨基酸尿、糖尿、尿酸增高(伴血清尿酸低)、高尿磷、高尿钙、蛋白尿,后者包括低分子球蛋白和胶原分解产生的羟脯氨酸多肽;远曲小管受累ph降至5.2以下,这也是肾结石形成的原因,青霉胺可明显改善肾功能,但偶见青霉胺致肾病综合征和goodpastures样综合征样的严重副作用.
七、骨骼
可有脱钙,骨质软化,佝偻病,自发性骨折,关节下囊肿,骨关节痛,分离性骨软骨炎和软化钙化症,临床症状常不明显,患者可有膝关节或其他大关节疼痛和僵硬.
八、其他
心脏可有心律失常,心肌病和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继发于肝病的内分泌变化,年青女性有闭经,男性发育迟缓,乳房发育,胰腺受损有胰功能不全和糖尿病,指甲弧呈蓝色,含铜量增加.
关于本病自然病程 理论上分四期:Ⅰ期:铜在肝细胞质原始聚积直至达饱和状态,临床上无症状;Ⅱ期:铜从胞质转入溶酶体,部分释放入血.大多数(60%)患者铜的再分布是逐渐发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是,如此过程进展快,血铜突然升高可致溶血,肝内快速再分布可致肝坏死或慢性活动性肝炎,可能发生肝功能衰竭;Ⅲ期:肝外组织铜贮积,出现肝硬化、神经、角膜和肾损害,临床有相应表现,可出现溶血,可死于肝功能衰竭,也可以再度缓解为无症状;本期表现多样,如肝硬化进展慢、肝外铜贮积慢,患者可多年无症状,但进展快则临床经过凶险;Ⅳ期:即络合物长期治疗后的缓解期.

1.铜含量测定
(1)头发铜含量测定对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不大.
(2)肌肉合铜量测定部分诊断困难的拟诊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皮肤和离体皮肤培养成纤维细胞内合铜量测定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3倍).
(4)指甲含铜量测定指甲含铜量测定是一种无损伤性的检查方法,其优缺点与头发铜测定相同.
(5)胆汁内含铜量测定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有特异价值.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汁内含铜量显著减低.
2.影像学检查
(1)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b超检查有其特殊的声像图,并将肝实质的声像图按肝损害的不同程度依次分为光点闪烁型、岩层征型、树枝状光带型和结节型,对肝豆状核变性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对尚未出现神经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者(结节型)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者有鉴别价值.可评估脾脏大小、形态.可显示胆结石、肾结石、肾钙质沉着.
(2)食管钡剂造影摄片脾门静脉造影或动脉造影可对疑有门脉高压临床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一步确诊,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
(3)骨关节x线检查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上的意义:①骨关节x线改变是本病潜在的诊断指标.临床上难以确诊病例,不管有无骨关节症状,都可利用该检查帮助诊断.②在儿童、少年期出现不明原因的病理性骨折或x线照片发现腕、膝关节异常,要考虑到患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性.③通过先证者做家系调查时可做为判断是否为症状前或症状早期患者的辅助方法.
(3)颅脑ct、mri无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及无脑症状的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颅脑ct扫描以脑萎缩为多见,而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则以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为特征.因此,ct扫描对不典型的潜伏型、肝型及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都有辅助诊断价值,但肝豆状核变性的ct改变无特异性.肝豆状核变性脑部mri检查,可显示出比ct更为清晰的颅内异常表现,临床意义与ct扫描相似.侵犯基底节神经核团时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性,且为豆状核、尾状核头部的大部分受累,而丘脑则为局部受累.脑干病灶则以脑桥和中脑病变为主,少见小脑病灶.因而,对称性基底节异常信号同时伴有脑干病灶是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特征之一.
3.电生理检查
(1)脑电图以脑症状为主的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电图多正常或轻度异常;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腹型或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脑电图多为中度、重度异常.脑电图检查有助于对有癫痫发作的肝豆状核变性进行诊断.
(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出现baep异常,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4.心理测试及iq检测
对精神障碍型肝豆状核变性或呈现精神症状的其他类型肝豆状核变性,可通过心理测试以区别属于行为障碍或器质性精神病.iq检测能了解患者智能障碍的程度.
5.其他检查
(1)99mtc胶态硫同位素扫描可清晰地显示肝、脾的大小及形态.
(2)腹腔镜检查可看到肝脏硬化结节,有助于直接了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损害的程度.

诊断
1.凡具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hld患者,都必须行裂隙灯检查有无角膜k-f环和铜代谢测检.
(1)已证实hld患者的同胞.
(2)同胞中有幼年死于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或其他肝病(尤其病毒性肝炎血清抗原抗体阴性)者.
(3)儿童或少年发生原因不明的肝硬化,一过性黄疸,流涎,震颤,舞蹈样运动或精神错乱,均需注意与hld鉴别,必要时,需进一步行裂隙灯和铜代谢检查.
2.诊断标准
(1)家族遗传史,父母是近亲婚配,同胞有hld患者或死于原因不明的肝病者.
(2)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语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体征及(或)肝症状.
(3)肉眼或裂隙灯证实有k-f环.
(4)血清铜蓝蛋白<200mg/l.
(5)尿铜>50μg/24h.
(6)肝铜>250μg/g(干重).
判断:凡完全具备上述(1)~(3)项或(2)及(4)项者,可确诊为临床显性型,仅具有上述(3)~(5)项或(3)~(4)项者属无症状型hld,仅有(1),(2)项或(1),(3)项者,应怀疑hld.
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患者无神经系统表现,出现各系统症状时临床误诊相当普遍,鉴别应从肝脏及神经系统两方面考虑.
1.mekes病及慢性肝病由于蛋白严重缺乏,血清cp可下降,胆汁性肝硬化也可出现k-f环,须注意鉴别;
2.本病出现帕金森病某些体征,可根据角膜k-f环,严重共济失调性震颤,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与pd鉴别;
3.还须与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小舞蹈病,huntington舞蹈病,扭转痉挛,老年性痴呆,精神病,肝肾综合征等鉴别.

1.低铜饮食
每日食物中含铜量不应>1mg,不宜进食动物内脏、鱼虾海鲜和坚果等含铜量高的食物.
2.药物治疗
可应用二巯基丙醇、二巯丁二酸、二巯丙磺酸钠、d-青霉胺、依地酸二钠钙、及锌制剂等药物.

1 生命体征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的生命体征的监护,定期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对并发脑病的患者密切观察呼吸及神经、精神症状.
2 观察用药后反应
在驱铜治疗时,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各种反应,这要求我们对患者因电解质紊乱所出现的症状非常熟悉,如在连续大剂量驱铜时,患者极易出现低钙引起的抽搐症状,轻度低钾出现的疲倦、神情淡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对称性肌无力,甚至呼吸困难、昏迷、心脏收缩期停搏而死亡,我们根据相关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确定患者是否低钙、低钾.一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给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患者补钙、补钾,同时严密观察病情,记录24 h出入量、心电图改变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检测血钾浓度,防止发生高血钾.
3 饮食护理
做好必要的饮食指导,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做好对应的饮食护理.我们要求患者每天饮食中铜的含量不超过1~1·5 mg.①禁止使用铜制的炊具、器皿烧煮食物,禁用含铜高的食物,如:肥猪肉、动物内脏和血、小牛肉等;各种豆类、坚果类和菌类、贝类、鱿鱼、河蚌、螺狮、牡蜗和虾蟹类;龙骨、乌贼、全蝎、僵蚕等动物性中药,以及巧克力、可可、咖啡等.尽量少吃含铜较高的食物:如牛肉、鸡蛋、菠菜、香菜、芥菜、茄子、芋头、葱、糙米、标准面和蜂蜜等.② 适宜日常摄食的低铜食物有精白米、面、瘦猪肉、瘦鸡鸭肉、马铃薯、小白菜、萝卜、藕、荠蓝、桔子、苹果、桃子及砂糖等. ③适量选用锌、镁含量高的食物,可抑制铜在肠道吸收.食用高糖类饮食,有利于保护肝脏,同时促进铜的排出.

1、防治本病应及早确诊,及时纠正患者铜代谢的正平衡状况,注意减少食物含铜量(<1mg/d),限制含铜多的饮食,如坚果类,巧克力,豌豆,蚕豆,玉米,香菇,贝壳和螺类,蜜糖,动物肝和血等,高氨基酸,高蛋白饮食能促进尿铜排泄.
2、对wd患者的家族成员测定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尿铜及体外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含铜量有助于发现wd症状前纯合子及杂合子,发现症状前纯合子可以及早治疗,杂合子应禁忌与杂合子结婚以免其子代发生纯合子,产前检查如发现为纯合子,应终止妊娠,以杜绝患者的来源.

好评医生-肝豆状核变性
更多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颅内动脉瘤、烟雾病、脑动脉硬化症、脑溢血、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癫痫、难治性癫痫、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症

服务人次 207 好评率(90.0%)

擅长:神经脑壳我就觉得特特特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路巴图鲁读的咳咳嗽特通偷偷的痛痛痛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淋巴癌、血液病、白血病

服务人次 227 好评率(90.0%)

擅长:阴道炎、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子宫平滑肌瘤

相关文章-肝豆状核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