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稳定的嵌插型骨折即garden Ⅰ、Ⅱ型骨折或pauwels角小于30°者,可根据情况给予非手术疗法,如外展位牵引或穿用“┻”形鞋保持伤肢于外展、中立位等.但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为避免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可考虑做闭合复位内固定.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可采用以下方法:
1.牵引复位 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1/7体重),在1~2天内使骨折复位.牵引的方向一般为屈曲、外展各30°,如有向后成角,可在髋伸直位做外展牵引.同时应做全身检查排除严重的伴发病和伴发损伤.经床边摄片证实骨折已复位后尽早做内固定术.
2.闭合复位内固定 对术前已通过牵引使骨折复位的患者,可在麻醉后以骨科牵引手术床保持伤肢于外展、内旋位,在透视或摄片指导下做内固定.应避免在术时做强力手法复位,以免进一步损伤股骨头血供.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大致分以下几类:
(1)单钉固定:以三翼钉为代表.三翼钉内固定曾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安放过程中损失骨量较大,且单钉固定较难同时对抗股骨颈内侧的压应力和外侧的张应力,现在已较少应用.有人采用单根较粗大的加压螺钉作内固定,该钉的螺纹部分必须全部留在近侧骨折段,不能越过骨折线,否则将失去加压作用.
(2)滑动式钉板固定:由固定钉与侧方的带套筒钢板组成.优点是有利于保持骨折端的紧密接触,更常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
(3)多钉固定:一般采用3枚,针径较细,总体积小于单钉,故对骨的损伤较小(图6).多钉固定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分别承担不同应力和防止旋转.为防止钉的滑移,以使用表面有螺纹的钢钉为好.亦可采用粗型螺纹钉,该钉表面有螺纹,外径4mm,使用时在套管保护下,用手摇钻经0.5cm的软组织戳孔钻入.套管以不锈钢制成,内径4.2mm,长5~7cm.术时将套管套在钉的前部仅留钉尖外露,待螺纹钉钻入后,再将套管由尾端退出,以避免螺纹钉钻入时周围的肌肉或筋膜纤维卷缠于钉身.手术在x线监视下进行,第1枚螺纹钉(远侧钉)的进钉点一般在大转子顶点下10cm,钉与股骨干纵轴呈145°~160°角,紧贴骨折部内侧皮质达到股骨头距关节缘0.5cm处.在该钉之近侧每隔1~1.5cm相继钻入第2、3枚螺纹钉,其中一枚偏向股骨颈的外上侧以对抗张应力,另一枚交叉安放以更好的对抗旋转(图7).术后患肢以“┻”形鞋保持在外展、中立位,术后1周患者即可用双拐下地活动.拔钉时,可用摇钻或特制的小头拔钉器夹住钉尾后旋转拔出.此外,近年来亦有人主张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技术,因操作简易,尤适用于年迈病例.
治疗方法选择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依据骨折部位考虑其治疗方法.
①股骨颈基底骨折:不完全骨折及外展嵌插骨折,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
②股骨颈中段骨折:可行单钉、多针或加压内固定.
③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此类愈合困难,常发生坏死,对65岁以上老年人多施行人工关节置换.对此年龄以下者,宜选择多枚针或加压钉内固定.
④儿童股骨颈骨折:儿童股骨颈的主要血供来自髓内动脉.用4枚2mm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损伤较少,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12周.并密切观察有无股骨头坏死发生.
⑤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术前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1周,以松解挛缩的髋周肌肉和矫正骨折移位.手术暴露股骨颈和股骨头,将骨折复位,沿股骨颈长轴凿一骨槽,将带股方肌蒂的骨瓣嵌插在股骨颈的骨槽内,在股骨大粗隆以下的股骨外侧,直视下插入加压钉或多枚针固定.
⑥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可用于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
手术显露股动脉,直接在腹股沟韧带下找寻旋髂深血管.以此血管束为中心,设计取6.0cm×1.5cm×1.5cm全层骨块,用盐水纱布包绕骨块待用.
3.肌蒂或血管蒂骨瓣移植 对中青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但骨折部尚无明显吸收的患者可选用各种类型的骨瓣移植加内固定,常用的如股方肌骨瓣移植、带旋髂血管的髂骨瓣移植等.
4.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指征为:
(1)老年人不稳定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2)闭合复位失败.
(3)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4)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连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5)股骨颈和股骨头明显骨质疏松,内固定难以保持稳定.
注意事项:
①严格手术适应证:对上述(5)中病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失败率相当高,此时应选择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
②手术按要求进行:对年迈体弱者,可选择侧后方髋关节人路,有经验的医师多可在半小时左右完成手术,但术中注意切勿伤及坐骨神经.为加强股骨头的稳定性,亦可采用赤松功也所设计的大粗隆钢丝固定加强的术式.
③必要时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如髋臼侧也有病损,如原发或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小于55岁且活动度较大者,应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二)预后
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