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初起为皮肤颜色加深,呈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干燥、粗糙,进而皮肤增厚,表面有许多细小乳头状突起,呈天鹅绒样,触之柔软.随着病情进展,皮肤呈粗厚,皮纹增宽加深,表面有乳头状或疣状结节,并可出现大的疣状赘生物.多发生于皮肤皱褶部位,如颈、腋窝、腹股沟、乳头下、脐窝、肛门外生殖器等处.掌跖常发生过度角化.有时可见于面部、肘部、膝部和指趾伸面.本病分为8型,各型皮疹基本相同,惟严重程度和受侵范围不一样.严重者几乎全身皮肤受累.
黑棘皮病主要分为以下八型:良性黑棘皮病、肥胖性黑棘皮病、症状性黑棘皮病、恶性黑棘皮病、肢端黑棘皮病、单侧性黑棘皮病,药物性黑棘皮病、混合性黑棘皮病.恶性型黑棘皮病并发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为腹部恶性肿瘤.
恶性黑棘皮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少见.皮疹发展迅速、广泛和严重,常累及黏膜,四肢也可受累,掌跖有过度角化,色素沉着更明显,并不限于角化过度的皮损处.本型常伴发内脏肿瘤的三种皮肤病症:即leser-trelat征、掌跖高度角化和鲜红色皮肤乳头瘤病,提示四者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伴发的内脏肿瘤多数为腺瘤,其中胃癌最多,其次为胰腺癌、肝胆管癌、乳腺癌、肠癌、子宫癌、卵巢癌等.皮疹与肿瘤关系密切,最近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皮疹先于肿瘤发生,皮疹随肿瘤切除和治疗而减轻,随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而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