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 湖北省人民医院,也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地处武汉长江南岸武昌解放路与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交汇处,与驰名中外的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翘首相望。
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窗口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
医院是湖北地区第一家公立医院,创立于1923年,时名湖北省立医科大学实习医院,1926年10月并入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武昌中山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时医科独立扩充更名为湖北省立医院。1949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签署命令,将省立医院、湖北医学院附设医院、湖北省立传染病院、湖北省立结核病院、武昌妇孺医院等合并成立湖北省人民医院,且同为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956年改为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87年恢复并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2000年8月,湖北医科大学与武汉大学等四校合并,医院更名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并续用湖北省人民医院名称。
医院现有两个院区。主院区位于武昌张之洞路(原紫阳路),占地2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有国际一流、功能完善的门诊和住院大楼,手术室均为净化层流到百级或千级标准,重症监护室、导管室等均设备先进、管理一流;设置涵盖现代临床医学的各个临床医技科室78个,开放病床3200张(编制病床4000张);3.0T及1.5T双梯度核磁共振仪、64排128层容积CT、ECT/PET、IGRT肿瘤放疗直线加速器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齐全。年门诊量300余万人次、手术逾6万台次、出院患者12万人次。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光谷院区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占地250亩,开放病床800张(规划床位2300张)。按照高新科技化、人文化、山水园林化和国际化标准建设,于2013年12月16日正式开业运营。
在职职工5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80名,包括国家级专家、国家杰青、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饮誉海内外的名医。诺贝尔奖得主和两院院士30余人受聘为医院客座、兼职教授。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护理学、药学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每年承担武汉大学医学专业30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的临床教学、600名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
医院专科齐全。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变态反应科、心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烧伤整形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科、儿科、肿瘤科、神经内科、精神医学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检验医学科、急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药剂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老年病科、皮肤性病科、口腔科、康复科、病理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形成了特色与优势。
心血管内科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精神医学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眼科、检验医学科、临床护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疾病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眼科为武汉市建设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专科。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病毒室)、卫生部心律学重点实验室(建)、心血管病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消化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剂学、心电生理、消化道病理生理国家中医药Ⅲ级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基地,湖北省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眼部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消化疾病微创诊疗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消化内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超声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精神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眼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变态反应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泌尿系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以及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妇科、生殖医学等研究室。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的技术水准与特色达国际一流。
近十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政府公益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基金项目及省级攻关项目。获科技成果奖200多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8位,2012年在世界四大名刊发表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名。
医院主办有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微循环学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全国统计源专业期刊。与世界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及教育界建立了友好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往来关系。10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在国际学术团体和全国及省市各类专业学会担任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理事及二级学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使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医院奉行“科学、友善、良知”的核心价值观,和“一切为病人,为一切病人,为病人一切”的服务理念,以创新意识发展先进独特的医疗技术,以人本精神创造和谐温馨的养疗环境,受到社会赞誉。1992年被卫生部评定为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88年以来连续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9年取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5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在未来的发展中,医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 “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开展科技创新,以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养疗环境服务于病人、奉献于社会,早日建成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院。
行车路线 :
武 昌:
武昌火车站 乘 43 、 539、571、609、7l7 路——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
武昌傅家坡、宏基长途汽车站 乘 578、510 路——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
武昌关山 乘510路至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即到
武昌青山 乘514、539路至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即到
武昌梨园 乘573、578路至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即到
武昌水果湖 乘578路至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即到
武昌武泰闸 乘539、717、566至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即到
武汉客运港 乘507路至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即到
汉 口:
长江大桥方向 乘10、519、561、609、706——长江大桥黄鹤楼南路下,往解放路前行200米即到
长江二桥方向 乘坐717 路至解放路紫阳路站下即到
天河机场 乘机场大巴至武昌傅家坡,换乘578、510路至张之洞路(原紫阳路)人民医院站下即到
汉 阳:
乘541路至解放路紫阳路站下即到
地铁四号线:
人民医院站下即到
停车信息:
院内地面停车场(车位数:600)民康楼地下停车场(车位数:100)
电话 :
027-88041911(总机),027-88041911转85314/027-88041911-85539(门诊导医),027-88066234/027-88041911转85542(急诊),光谷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1982年8月在省内率先成立了急诊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53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9人,急诊医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7人,有在读博士5人,其中3人分别担任湖北省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委、青年委员;武汉市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等职务。科室拥有先进的抢救、监护仪器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器、中央监护系统等。目前设内科、外科、神经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急诊诊室及两个装备齐全的抢救室、ICU、观察病房、输液室和专家诊室;实行分科就诊、集中抢救、集中观察、急诊重症监护的工作模式,24小时为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和意外事故伤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急诊医疗服务。科室有自己独立的急诊应急体系与配套系统,急救体系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并有一套规范合理的操作常规,急救设备、器材先进,药品齐全。急诊科早期引入重症监护室(ICU),明显降低了危重病的死亡率。病人按病情危重程度分诊进入观察室、抢救室、重症监护室等不同急救区域。一旦有危重病人进入,医护人员立即到位,统一指挥,集体抢救,病情稳定后分别转入不同区域。同时,为最大限度缩短病人就诊时间,急诊科开设了急救绿色通道,保证了危重患者抢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科室年均抢救各类急、危重症患者2000余例,抢救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
科室设有院前急救中心,配备有各种抢救仪器设备和通讯设备的急救车,使院前急救、急诊科抢救和院内加强治疗融为一体,形成了较完整的院内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其中”心肺脑复苏”和”急性中毒的救治”已形成特色,急诊医疗服务处于省内先进水平。由于出色的急救医疗服务质量和扎实的急救医疗技术,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患者的好评。科室连续15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并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的光荣称号。
在教学方面,科室承担武汉大学医学院等各类医学生的急诊医学教学任务,亦担负医院有关急诊医学的教学任务,包括进修生、实习医生及住院医生急诊教学和对外急诊医学继续教育课程,如武汉大学公共选修课《急诊医学》,对非医学生进行急救意识培养及初级急救技能培训。
专业特色:
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各系统急危重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救治。有近百篇论文分别在SCI、中华系列杂志和其他国家级专业杂志上发表。主编及参编著作多部,主译的《急诊诊疗操作规程图解》于2010年1月出版,同时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数项科研项目的研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卫生部审订批准开展心脏、肾脏、肝脏、肺脏等器官移植的单位,也是全国最早开展器官移植的单位之一。
辉煌发展历程
器官移植科拥有辉煌的历史。1983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原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在著名专家詹炳炎教授的带领下,实施了亚洲首例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术,1985年又实施了世界首例胎儿肾上腺移植术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均取得成功,拉开了我院器官移植事业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院开始开展肾移植手术。至2002年,肾移植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移植物长期存活率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我院肾移植已达全国先进水平,并在围手术期病人管理、移植肾功能的保护、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高敏患者肾移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已有逾500位患者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手术。除肾移植外,近年来,我院先后开展了肝移植、心脏移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强大医疗团队
器官移植科编制床位25张,年手术量近百台。科室主任周江桥教授从事器官移植工作十五年,在肾移植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共10余项,在研课题3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30余篇。现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器官移植》、《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编委。
科室以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保护,移植免疫耐受为基础研究重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技支撑项目二十余项,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
器官移植科与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肝胆外科、心外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等科室长期保持合作,为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肝病及扩心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全面的医疗保障。
主要业务范围:
本学科在肾移植领域已达全国先进水平,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术后病人的管理、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开展肝脏移植、心脏移植。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1、针对各种疾病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实施肾移植手术:
①肾小球肾炎、②慢性肾盂肾炎、③间质性肾炎、④囊性肾病、⑤糖尿病肾病等;
2、针对各种疾病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及肝肿瘤实施肝移植手术:
①实质性肝脏疾病:坏死后肝硬化、乙醇性肝硬化;②淤胆性肝脏疾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道闭锁等;③先天性代谢异常;④肝血管性疾病;⑤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⑥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等;
3、针对终末期心力衰竭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经系统的内科治疗或常规外科手术均无法治愈的心力衰竭:①晚期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②无法手术和其他措施治疗的冠心病;③无法用换瓣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多瓣膜病;④无法用纠治手术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等;⑤其他难以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⑥心脏移植后移植心脏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等。
4、术后病人的血液透析治疗;
5、器官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治。
特色及专长:
肾移植患者远期移植物带功存活率居国内先进水平;
血浆置换后肾移植治疗高敏尿毒症患者居国内先进水平;
移植术后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卫生部审订批准开展心脏、肾脏、肝脏、肺脏等器官移植的单位,也是全国最早开展器官移植的单位之一。
辉煌发展历程
器官移植科拥有辉煌的历史。1983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原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在著名专家詹炳炎教授的带领下,实施了亚洲首例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术,1985年又实施了世界首例胎儿肾上腺移植术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均取得成功,拉开了我院器官移植事业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院开始开展肾移植手术。至2002年,肾移植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移植物长期存活率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我院肾移植已达全国先进水平,并在围手术期病人管理、移植肾功能的保护、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高敏患者肾移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已有逾500位患者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手术。除肾移植外,近年来,我院先后开展了肝移植、心脏移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强大医疗团队
器官移植科编制床位25张,年手术量近百台。科室主任周江桥教授从事器官移植工作十五年,在肾移植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共10余项,在研课题3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30余篇。现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器官移植》、《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编委。
科室以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保护,移植免疫耐受为基础研究重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技支撑项目二十余项,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
器官移植科与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肝胆外科、心外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等科室长期保持合作,为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肝病及扩心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全面的医疗保障。
主要业务范围:
本学科在肾移植领域已达全国先进水平,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术后病人的管理、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开展肝脏移植、心脏移植。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1、针对各种疾病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实施肾移植手术:
①肾小球肾炎、②慢性肾盂肾炎、③间质性肾炎、④囊性肾病、⑤糖尿病肾病等;
2、针对各种疾病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及肝肿瘤实施肝移植手术:
①实质性肝脏疾病:坏死后肝硬化、乙醇性肝硬化;②淤胆性肝脏疾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道闭锁等;③先天性代谢异常;④肝血管性疾病;⑤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⑥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等;
3、针对终末期心力衰竭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经系统的内科治疗或常规外科手术均无法治愈的心力衰竭:①晚期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②无法手术和其他措施治疗的冠心病;③无法用换瓣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多瓣膜病;④无法用纠治手术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等;⑤其他难以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⑥心脏移植后移植心脏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等。
4、术后病人的血液透析治疗;
5、器官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治。
特色及专长:
肾移植患者远期移植物带功存活率居国内先进水平;
血浆置换后肾移植治疗高敏尿毒症患者居国内先进水平;
移植术后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查看更多内科信息>>